小学校长谈教育孩子的成长比成功重要
魏小娟:日坛小学校长
孟宪文:枣营小学校长
丁道勇:北师大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博士
鲍传友: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
马 骏:呼家楼学区主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所学校发展如何,校长的办学理念非常重要。近日,呼家楼学区为日坛小学、枣营小学两所成员校的校长举行办学思想研讨会,校长、专家坐在一起,畅聊“如何让品牌文化引领师生队伍”的话题。
学校教室宽敞明亮
不如教师充满热情
魏小娟:过早过多的成人化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失去天真。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每个孩子本性都如荷花一样纯洁,具有走向优秀的禀赋,守住他们心中的纯洁与美好,成了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热情,即便教室再宽敞,教学设备再先进,教师再优秀,学生再聪明,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师要热爱、欣赏每一个孩子,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可持续地发展。
从2008年起,学校成为朝阳区特色项目建设校,提出“荷文化”建设;2011年,学校又实施“荷美教育”,办学理念定为“小荷绽放,一任天真”,学生培养目标是内在优雅高洁、富有情趣,具有相当涵养;外在语言文雅、行为儒雅、举止优雅,像荷花那样品格高尚、自然绽放,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孟宪文:学校1994年建校,当时只有2个班50名学生,现在达到16个班420多名学生,随迁子女占到85%。今年,我们提出“全赢教育”理念:赢由“亡、口、月、贝、凡”5个字组成,代表一个人成功的5个必要品质,即危机意识、沟通能力、时间观念、取财有道和平凡心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从而实现师生共赢、学生共赢、家校共赢、学校社会共赢。
不能使所有学生成才
但要努力让学生“成人”
孟宪文:校长首先应是教师的榜样。教师比学生更辛苦,工作、生活、社会压力集于一身,为师生提供必须的物质保障,是校长的第一要务。在教委的支持下,学校近两年投资300多万元改造环境,更换桌椅,修缮破损地砖,建设食堂,为每间教室安装空调等。环境舒适、方便,大家才有劲头好好干。
学校现有教师39人,40岁以上的近半数,优势教师较少。我们通过“走动式”管理、大面积调研听课、介绍兄弟校经验、招聘新人调整年龄结构、出台考核评聘管理办法,设立日常工作规范,强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等,提高业务能力;工会也开展了很多沟通交流与培训活动,及时疏导教师情绪。我们还对教师进行个体分析,给予针对性的帮助。鼓励教师从不同方面发现、欣赏学生,即使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成才,但要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成人”。
魏小娟:教师的每一句话、教育行为和细节,都可能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转折、一个里程碑,要学生做到,首先要让教师做到。所以学校引导教师传承荷花修身洁行、淡泊名利的品质,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行为上,学校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引领教师进行廉政承诺;及时发现表扬教师廉洁从教典型等。
“荷美教育”初见成效。近3年来,学校获得北京市素质教育评价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学校不应有差生概念
丁道勇:两个校长风格不同,但思路都很清晰,足见其办学魅力。培养学生不是争一块饼,而是一起造更多的饼。现在往往要求学生匀速前进,但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家长和学校不应太着急,不应有差生概念,更不应千校一面,尤其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希望“荷美教育”和“共赢教育”能打破强制学生齐头并进的节奏。今后,随着各校硬件配备逐渐相同,家长选学校时,可以看校长、看办学特色。
鲍传友:“一任天真”,是按自然生长规律走,荷花的生长很有寓意;“共赢教育”探索出闹市中的小学校如何生存,并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两位校长一个理性一个诗意,让我很感动。
马骏:呼家楼学区与北师大“一校一专家”项目合作,帮助学校诊断和解决问题,梳理校长办学理念,这个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未来道路。不同学校的文化,培育了不同的学生。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