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延庆万名学生冰上“闲庭信步”
2017-03-01
作者:于彧/文 陈艺/摄
来源:
在延庆区太平庄小学的滑冰场上,该校的几个学生踩着冰刀在冰面上“闲庭信步”,虽然采访当日天上飘着雪花,气温很低,但每个孩子通红的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学生王磊告诉记者:“我非常喜欢滑冰这项运动,滑冰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更提升了我的自信心。”据太平庄小学德育主任哈淑英介绍,不仅该校目前全部的在校师生掌握了滑冰技能,在学生的带动下,还有40多名学生家长也学会了滑冰。
冰上运动在太平庄小学能够如此普及,正是得益于延庆区对于学生开展冰雪运动的重视。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民间冰雪运动正如雨后春笋般在京津冀地区蓬勃兴起。作为2022年冬奥会赛区之一,延庆区以培养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为抓手,提出了“十百千万”工程,即计划用10年时间,面向广大青少年举办100项冰雪主题体育活动,宣传1000项冬奥知识,培养10000名学生熟练掌握滑冰滑雪技能。如今这项工程已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延庆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区教委和区体育局已组织了7000多名学生进行了滑冰滑雪技能培训,有5所学校成立了滑雪队,并在全区选拔30名学生成立了延庆区高水平的业余滑雪队。与此同时,延庆区还借助自然条件,积极扶持各学校自建滑冰场,开展滑冰运动。
借着区里大力推广冰雪运动的契机,太平庄小学也于2015年耗资80余万元,建立了1800平方米的校内滑冰场,通过每年开展固定学时的滑冰课以及冬令营的形式向学生普及滑冰运动。在该校体育教师李伟明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这片冰场。记者看到这片冰场十分开阔,冰面平整,在冰面的四周还安装了带有防撞护套的护栏。在冰场旁边,还有专用的更衣室,更衣室里的架子上整齐地码放着冰鞋、护具,以及磨刀器等相关用具。李伟明告诉记者,这些冰鞋都是学校为学生们购置的,专人专鞋,此外还多购置了40余双冰鞋,以便学生家长使用。
对于学校开展冰雪运动,太平庄小学可谓不遗余力,而这也为学校收获了不少荣誉。就在今年年初举行的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太平庄小学成立的滑冰队,共获得4金4银4铜的优异成绩。面对这样的成绩太平庄小学并没有满足,李伟明说:“我们学校虽然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师生都能上冰的目标,但是在技术方面还不够,今后还要在这方面下苦工。”
哈淑英表示,学校将开展速滑、花滑的教学,并组建校冰球队。与此同时还在筹备与河北的冰雪名校合作,通过游学的方式,组织师生培训交流。
积极开展学生冰雪运动的太平庄小学只是延庆区的一个缩影,据上述延庆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延庆区紧抓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契机,内引外联,扩大效果,与河北张家口的相关单位合作。2016年末派出12名教师参加了张家口教师滑雪教练培训营活动,35名师生参加了京津冀冬令营滑雪培训活动,延庆体校与宣化二中结成了冰雪联盟学校,延庆一小和二小师生还到崇礼滑雪场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并参加了张家口首届冬季学生运动会等。据统计,2016年冰雪季延庆区参与了冰雪体验活动的中小学生达到10000人以上。
记者手记
冰雪运动要从娃娃抓起
由于冰期短、场馆少、专业技能人才有限等多种因素,多年来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并不广泛,能够接触这些风靡世界的运动的人少之又少。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冰雪运动的窗口,也让冰雪运动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身边。
一项运动能否普及不仅要看它在国民中的受欢迎程度,更要看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冰雪运动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冰雪项目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但是众所周知,冰雪运动对于个人而言,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器械、服装、场地、教练等,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而言,更是无法想象的天价。
让爱好归于喜爱,而不为其他因素掣肘,这是冰雪运动在我国能否发展的决定因素。所幸的是,在我国大力推动国民参与冰雪运动的过程中,学校走在了最前列。正如太平庄小学一样,学校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冰场为师生提供滑冰的场地,还为学生免费提供滑冰器械以及护具,并积极组织师生跨省与冰雪名校交流合作提升本校师生滑冰水平。这些举措才让孩子们对于冰雪的喜爱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太平庄小学的采访,为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这里的孩子们滑冰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从这一张张笑脸上,记者可以看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项运动,也看到了冰雪运动在民间深深扎根并茁壮成长的喜人态势,而正是这一张张的笑脸将为我们描绘我国成为冰雪运动强国的壮美蓝图。
本报记者 于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