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通州不再是睡城了”
2017-02-28
作者:马超
来源:
“危房拆掉了,城市变漂亮了,城市管理上了档次。”安治永是通州土生土长的居民,在通州居住了42年,他深切地感受到了通州的变化。安治永家住通州万达旁边,通州的一点一滴变化都记得很清楚。
掰着手指,安治永细数通州之变。“先说绿色环保方面,整个运河两岸都是森林公园,有时候我沿着运河骑行几十公里,徜徉绿水环抱之中,感觉无比地幸福。这种幸福感是前所未有的。”安治永说:“再说水质也改善了,曾经充满臭味的河流如今碧波荡漾,鱼翔浅底,鸟群齐飞。”
让安治永感受最深的是,以前家门口一到夏天就是烟雾缭绕,一个个烧烤小摊贩占道烧烤,让附近居民无法休息。如今街面烧烤绝迹了,街面美化了,看起来赏心悦目。“如今,万达广场灯火通明,一片繁华,小区的居民可以去广场跳跳舞。”
提及名校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安治永很兴奋,立即提高了腔调:“市区的很多重点学校都搬通州了,人大附中、史家小学都在通州设立了分校。我家孩子上学不用发愁了。”
“在医院方面,一下子多了好几家三甲医院,看病不在难,看病也不用进市区了。原来的潞河医院和新华医院也改造提升了。”对于医疗,安治永心中如明镜。
“以前看电影,只有一个西海子影院,很难买上票。只能坐车去建国门旁的万达或者三环边的朝阳剧院看电影。如今,通州的大型电影院有十几家,非常方便,想看哪家就看哪家。”提及文化设施,爱看电影的安治永更是高兴。
提及通州的产业发展,安治永也很有自豪感:“通州也建设了CBD,感觉建筑的档次和朝阳区的CBD有一拼。目前通州正做产业转移,污染的、低端的都外迁了,新进的产业定位高端。以后通州也不再是睡城,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城市。”
除了土生土长的安治永感受城市副中心的喜人变化,10年前新落户通州的居民杨兰也很有获得感。
杨兰告诉记者,10年前,她一家在通州买了住房,当时交通很不方便,道路很窄,早高峰上下班的时候在通州境内就很堵。现在路修宽了,再加上京通高速有公交快速通道,节省了通勤时间。
“10年前,我能去的公园只有西海子公园,现在可以去运河文化广场、运河森林公园,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市里的北海公园等地方了。”杨兰说。对于喜欢美食的杨兰来说,现在吃饭的地方也多起来了,不像以前,可选择的餐饮店那么少,现在大家周末的生活也更丰富了。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如火如荼地建立,副中心也一天一个样。“我觉得,就居住环境而言,北京城市副中心可以超越市区的很多老城区。”安治永说。
记者手记
梦想变成了现实
比肩市区老城区配套建设,在以前,通州区居民是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如今,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开展,通州居民不敢梦想的事情逐渐变成了现实,幸福一下子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多。
名校入住、名医入住、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影院林立……这一切,让居民幸福感很足。在通州居住了42年的安先生,现在谈话都充满了底气:“今年年底,四大班子就要搬到通州了,副中心其他配套设施也将相继建成。以后想逛街购物,我们就不必进市区了。”
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如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越来越焕发出活力,让当地居民有满满的获得感。本报记者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