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改善民生 市民共享发展“蛋糕”
2017-02-27
作者:任洁
来源:
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考察调研,明确了北京新时期的战略定位。三年来,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蛋糕”。
推进城乡居民医保“二合一”
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本市正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门诊、住院最高支付数额和大病保险待遇已经实现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涉及88万人。社保覆盖面已经突破1900万人,低保标准调整到900元,受益群众14.2万人。
就近入学率创下新高
近年来,本市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名校办分校、推行学区制、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等措施,拓展优质教育资源。2016年底,本市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到94.5%和90.68%,创下历史新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当年发布对2015年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报告,北京的满意度与五年前相比增长24.18%,排名第一。
一张检验单三地都认可
为了缓解三甲医院挂号难问题,市属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总体预约率达到79%。凡大医院能报销的药品,社区医院全部予以报销,以促进分级诊疗,避免患者扎堆三甲医院。同时,北京与河北签署京冀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异地就医可以刷卡直接结算,京津冀132家医疗机构实现27项检验结果互认,102家医疗机构共享17项检查资料,河北来京住院患者占比由2013年的9.05%降至7.47%,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提速。此外,天坛医院整体迁至丰台区花乡,将于2017年底全面试运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工建设,口腔医院也将迁至天坛医院新址附近。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本市城镇居民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275元,比2014年增加133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10元。扣除价格因素,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9%和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超过城镇居民。本市还对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实施精准帮扶,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本市深入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构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城六区建成150家养老驿站,为5000户特殊困难老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为5000个老人家庭免费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等,改造后的第五福利院专门接收失独老人,65岁以上老人在2016年还换领了“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京八条”为楼市去“虚火”
出台房地产调控8条措施,涉及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等,给房地产高温态势降火。2016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5.6万套、竣工6.4万套,完成3.9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并利用疏解、拆违腾退空间,建设一批公园绿地、文体中心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此外,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等向郊区疏解也取得阶段性进展。
通过种种政策措施,北京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继续大踏步前进。
2017年,本市将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增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深化学区制改革,支持集团化发展和九年一贯制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例,保障房建设筹集5万套、竣工6万套。棚户区改造3.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