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实施疏堵工程 增加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多条高速通车 市民绿色出行比例大幅提升
2017-02-22
作者:周美玉
来源:
疏堵工程每年实施超100项,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年年增长,公租自行车3年增加8万多辆,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一直以来,北京把治理交通拥堵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治堵之策研究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排查交通堵点,有效控制道路交通流量,优化公共交通接驳换乘。三年来,市民绿色出行比例从46%提升到71%。
每年完成疏堵工程均超过100项
市交通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北京中心城日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6以内,相比去年同期(5.7)下降1.8%。
三年来,北京每年完成疏堵工程均超过100项,对缓解交通拥堵效果明显。2017年,北京将实施疏解道路拥堵节点改造工程100项,在主要道路拥堵点段,特别是核心区实施疏堵工程。
三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109公里
2014年新增62公里,2015年新增27公里,2016年新增20公里,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2013年底的465公里增加到2016年底的574公里,三年共增长了109公里,市民出行更加方便、畅通。
2017年,北京将分段开通试运营S1线、西郊线、燕房线,新增运营里程3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新机场线、6号线西延、7号线东延等线路建设,新开工建设CBD线、燕房支线。
在公交方面,全市多样化公交线路总数达到303条;快速直达专线达到140条,初步实现地面公交“快线成网”。正式启用三环路、京藏高速和京港澳高速三条公交专用道,全市公交专用道达到845公里。2017年将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公交专用道施划里程增加40公里以上。
为了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在2014年底已建成4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基础上,2016年车辆达到8.1万辆。绿色出行比例从2013年底的46%提升到2016年底的71%。交通部门表示,今年将再增加一个百分点。
城市副中心已开工公路建设75公里
城市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交通保障先行。相关部门专项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表》,以倒排工期的方式,加快推进工程建设。2016年新开工公路建设项目7项75公里,已完成京榆旧线提级改造和广渠路二期两项。
2017年,本市将新开工11项共35公里。包括东六环环球影城立交、京哈高速公路与九德路立交、综合客流中心(地铁6号线东小营)、九德路改建等。
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三地居民尽享便利
北京区域内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也在全力推进。去年一年,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北京境内“断头路”将在今年全部打通。
京台高速的建成通车,使北京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在全国大城市中稳居较高水平。本市还将加快建设兴延高速、京秦高速、新机场高速等,在建里程达到184公里。
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2016年,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敲定,将以“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
京津冀一卡通互通方面,2015年底工程试点启动,首批139条公交线路实现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2016年,标有“交通联合”标识的京津冀互通卡,均可在北京市区全部地面公交线路刷卡乘车,同时可在天津、河北省7城市刷卡乘车。2017年,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将全面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