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这个就业季有啥新特点?——探访2016届毕业生就业行情

2015-10-28 作者:任洁 闵丹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2016届北京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24万,比2015届增加7000人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比去年增加22万,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与往年相比,毕业生是否还把留京作为主要目标?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有哪些新趋势呢?
  【就业趋势调查】
  ■事业单位与知名国企热度不减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近日举办首场毕业生专场双选会,80余家单位带来2500余个岗位,吸引来20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现场的摊位虽多,但明显“冷热不均”,事业单位、知名国企的展台前排起长队,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等单位备受毕业生的青睐,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个多小时里已经收到100多份简历,咨询、投简历的毕业生就没断过,延续了近两年的求职特色;而一些私企展台前“门可罗雀”,乏人问津,招聘人员无聊地玩起手机。有的私企为了吸引求职者,干脆把“北京户口”“五险一金”字样直接贴出来,果然吸引到很多人过来投简历,一度也要排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女生小吕与同学在现场转了几圈,把9份简历全部投给事业单位,“家里希望我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学的是经济方向,希望能学以致用,但如果事业单位要我改行,也没问题,只要能留下。”
  ■企业对人才需求同比明显增强
  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共同主办的第二季“职为你来”中外企业校园行公益活动10月中旬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在活动现场,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长江商学院、光大银行、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知名中外企业带来了近千个需求岗位,涵盖IT、金融、电子、快速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第二季“职为你来”中外企业校园行活动自10月15日开始,到11月6日结束,历时23天,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举办就业招聘活动,预计组织用人单位400余家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万余个。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郝杰表示,去年11月,第一季“职为你来”中外企业校园行活动吸引了包括朗讯、IBM、甲骨文、远洋地产、亚马逊等174家次中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岗位7000余个,现场接收毕业生简历50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1000人。今年,企业的招聘需求明显增强,进校园的企业数量翻了一倍。
  就目前招聘企业的类别来看,互联网行业仍是最火的,其次是医疗卫生、文化创意,能源、重型机器等行业次之。他指出,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较强,且学生找工作的针对性更强,这对供需市场是好事。
  为了让活动可以惠及更多企业和高校学生,整个活动期间,现场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毕业生实名登记、就业创业指导、就业见习等多项公共服务。同时,FESCO利用“FESCO职享汇”微信服务号搭建了“职为你来”专属通道,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在线的职位发布、职位查询与简历投递等功能。
  ■应届生求职最青睐金融机构
  在北大举办的2015“职为你来”中外企业校园行首场活动现场,记者发现,最受应届生青睐的还是金融和IT行业。本来是下午两点开始的活动,不到一点半,就陆续有毕业生排队入场,不少招聘单位的展位前已经排起长队,特别是银行等金融类单位的展位前,更是挤满了求职的学生。在光大银行的展位前,两名招聘人员一边看简历、一边问问题,非常忙碌。与金融机构备受应届生青睐相比,一些咨询和服务行业则少有人问津,不少前来投简历的毕业生都表示,之所以倾向金融机构,主要是考虑在待遇上更有保障,而且工作也更稳定。
  今年毕业的小张学的是中文专业,她有一些媒体的实习经验,希望能参与到一些大型机构的新媒体部门进行锻炼和学习。她告诉记者,平时关注新型媒体比较多,也有一些想法,期待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展,对毕业初期的薪水要求并不高。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的一名招聘人员则告诉记者,公司对IT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一方面需要考察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另外也要看学习能力。现在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毕业生入职后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对比企业的招聘热情,毕业生们的态度并不“急迫”。一位正在排队的毕业生告诉记者,听说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少,但她和不少同学并不太担心工作的问题,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一边创业一边找工作,或者再考研,“可选择的方式其实特别多”。
  ■京津冀一体化带动毕业生就业半径扩大
  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出台后,不少河北籍学生开始考虑回家乡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小欧来自石家庄,他说去年还在为工作单位选北京还是家乡犹豫不决,今年暑假已下定决心,并且已经联系好家乡一家国有银行,下月开始实习。“我这个月会陪女友找工作,她想趁年轻在北京闯荡一阵子,见见世面。如果不能解决户口,过两年就踏实来石家庄找我。”
  被问到万一女友在北京工作两人就成了异地恋时,小欧笑了,“北京和石家庄离得多近啊,坐火车1个半小时就到了,相当于从学校到通州,不会影响我俩感情的。”
  除了河北籍学生外,一些周边省市的毕业生也看好京津冀经济圈,把求职意向从北京扩展到京津冀。山西临汾籍应届生周晓华毕业于北京一所普通院校,考虑到学校没有名气,专业很一般,又缺乏人脉,他说估计在北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次参加完北京的毕业生双选会后,会接着去天津和石家庄碰碰运气,“我很看好津冀未来的发展,政策刚出台不久,各大企业都需要人才,我赶紧过去占上,等过一两年就不好进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不再把留京作为唯一或主要选择,而是开始理性思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家乡。一项名为《2015届应届大学生回流意愿调查》显示,41.8%的毕业生愿意选择返回家乡就业,没有回流意愿的毕业生只有31.5%。来自华北、华东的应届毕业生回流意愿最高,达到61.9%,其余依次为西南(38.9%)、西北(38.9%)、华中(30.8%),来自东北的毕业生回流意愿最低,只有29.2%,说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于吸引毕业生回流的作用越强,同时西部大开发创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也深深吸引了毕业生。
  ■本科生创业最注重是否感兴趣
  虽然求职大幕刚刚拉开,但与去年相比,想创业的学生明显增多,那想创业的大学生会考虑什么因素呢?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调查统计显示,“创业项目预计是否可以成为未来的热门产业”(本科生28%,研究生27%,高职高专生29%)、“自己是否感兴趣”(本科生29%,研究生27%,高职高专生25%)、“启动资金的多少”(本科生24%,研究生20%,高职高专生28%)是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小高明年毕业,他不打算凭借好专业找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而是要和三个同窗创业,开一家网络游戏公司。“技术有了,资金通过自筹解决了一部分,我们有一个专利,有风投对此感兴趣,目前正在谈,估计问题不大。眼下我们正在找场地,希望明年初就能挂牌。”
  【行情分析】
  ▲北京不会出现就业“难上加难”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则成为“史上更难就业季”。 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强昨天表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2016年毕业生就业不会比往年更难。预计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4万,比2015年略有增加。他透露,截至今年9月份,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93.5%,预计全年就业率将保持在95%以上,“近五年,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
  陈永强指出,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之间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各个行业的需求会有升有降,预判新兴产业是毕业生的新机会。下一步,为切实做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北京市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将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丰富服务内容,除了进校园送服务这种形式外,将持续不断地举办综合性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春季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暑期毕业生服务月活动、网络招聘周、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此外,相关部门、单位还将依托互联网、平面媒体、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发布就业政策信息、岗位信息、服务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信息化服务。北京市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要坚持就业服务与创业服务相结合,综合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相结合,校内服务与校外服务相结合,网上服务与网下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工作模式,真情投入、真心服务、真切帮助,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祖德在“职为你来”中外企业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市人保局密集出台了多项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加大了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力度。在积极创新就业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打造了集专场招聘会、进校园送服务、实名登记制、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帮扶于一体的全方位就业服务模式。他认为,“职为你来”系列活动的举办拓宽了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并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此活动,走进校园,广纳英才。
  ▲企业担心90后流动性过大
  对于有的毕业生想创业的打算,一些毕业生也有不同看法。“刚出校园,我觉得自己经验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能到一个大型的公司或者平台上锻炼一两年,也许更清楚自己想创业的方向。”即将毕业的小王参加本次招聘会的主要目标就是世界500强的外企,他期待自己能在大公司快速成长起来。对于目前求职者的要求,不少企业表示,现在90后的职场新人比较自我,想法也比较多,流动性比较大,所以企业也希望能多储备一些人才。
  ▲大城市的两大优点最吸引毕业生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京高校的毕业生愿意留下,还有很多外地高校的创业者来北京,是看准了大城市的两个优点:一是大城市属于生人社会,相对公平,比熟人社会的机会要多,尊严给的要强,而且没有这么多传统社会留下来的顽疾;二是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多,像北京的就业需求就多于就业供给。要想真正疏解人口,要看其他区域是不是能够提供很好的社会软条件。   
  【拓展对策】
  陆续举办京外多场双选会
  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介绍,今年毕业生求职服务季期间,为了配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11月10日将举办天津市用人单位进京专场双选会和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双选会,11月11日和25日举办两场2015年京津冀大学生秋季人才双选会,比往年力度更大。
  此外,为了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京外就业,京外用人单位招聘北京高校毕业生专业化市场——浙江、江苏、青岛、广州、西安等省市进京毕业生双选会也将在清华、人大等高校陆续举办。
  创业与否不看学历层次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国家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今年继续执行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有关机构提供免费创业服务、除直辖市外大部分省对毕业生创业落户取消限制等。
  毕业后,直接创业还是先工作再创业呢?今年清华大学有320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选择直接创业的毕业生超过60人。清华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其光认为,既可以毕业后直接创业,也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后者的成功率可能更高。创业最核心是要具有企业家的精神和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学历层次没有直接关系。
  企业乐意参加校园招聘会
  在走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不少企业启动了校园招聘会,希望在毕业生离开校园之前,提前招募合适的人才。
  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非常乐意报名参加政府部门、高校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校园招聘活动,一方面这些活动是公益的,不仅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不收取费用,另一方面在校园举办,招到合适人才的几率更高,比单纯的社会招聘会和“广泛撒网”的网络招聘成功率更高。
  【就业小贴士】
  档案若存校只能代管两年
  教育部提醒广大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各持一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同意接收毕业生并解决户口问题,方可签署三方协议,学校据此为毕业生进行派遣,用人单位凭此协议书向人事主管部门审批。如果不同意接收并解决户口,不需签署该协议,毕业生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申请将本人户口档案转回生源地。每年毕业生统一派遣时,建议拟继续考研、出国、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未就业而打算继续就业的毕业生,最好在生源地采用人事代理的方法来保管户口和档案。这样学校可以派遣,可以发报到证,毕业生可以保留干部身份。
  张其光提醒广大毕业生,档案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与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办理各种人事手续、工龄计算、养老等都有关系。毕业生一定要重视,妥善的处理档案。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表示,如果毕业生没有找到心仪的用人单位,可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经学校同意暂时留在学校。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两年,如果超过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学校会将档案转至生源所在地。
  他指出,如果毕业生找工作时遇到纠纷,建议先向学校联系咨询,寻求帮助,同时,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也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二三线城市需求大 忠孝可以两全
  张凤有提醒,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首先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是否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单位的相关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时间及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是否都有明确规定,还应重点关注劳动合同内对试用期的说明。
  很多毕业生不知该在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如何选择,人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荣支招,毕业生应该看自己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忠孝有可能两全。在父母身边,也是可以发展自己事业的。现在国家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二三线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很大,而且在国家各项发展战略的支撑下,发展机会也比较多。
  你喜欢的工作匹配度也高
  那么,应该怎样判断一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呢?周荣建议,毕业生可以在工作中常常问自己,你为谁工作,你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了快乐。具体到行动中,比如你每天早晨起床的速度,能测量出你和工作的适应程度。如果每天你能“蹭”地从床上起来,高高兴兴去上班,就表明你很喜欢你的工作,你和工作很匹配。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看,如果新工作确实不适合自己,越早转行越有利,因为成本最低,未来收益最大。但毕业生也不要轻易地换跑道,高频率的跳槽,意味着遇到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企业很看重员工的忠诚度,忠诚背后是坚韧与百折不挠的品质。
  此外,从今年起,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更多基层就业政策可查询教育部新职业网。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