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把职工文化软实力做出“硬功夫”——昌平工会推进职工文体活动建设纪实

2014-12-02 作者:周美玉 来源:劳动午报

 
  低门槛、高质量,这是昌平区职工对工会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普遍看法。如今,昌平区各级工会组织举办的无论是运动会还是文化艺术节,职工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就连企业也不再有影响生产的想法。大家都认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在一起交流切磋,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艺。可以说,昌平区工会在推进职工文体活动建设中,把职工文化“软实力”做出了“硬功夫”。
  文化干事:从零基础教起
  每周一和周四的下午,昌平区总工会的文化干事李勐都准时走进城北街道活动中心的大礼堂,这里有30多人站在合唱台上等他。这是城北街道永安社区的合唱队,李勐每周来两次,为他们教授演唱技巧。“每次走进礼堂都很感动,我能感受到队员们对演唱的热爱,这是对精神文化的一种追求。”李勐说。
  这支合唱队于两年前成立,是因为大家对歌唱的爱好而聚在了一起,但是没有正规的学习过唱歌的技巧,也没有专业的人来指导。“我刚接触这支合唱队的时候,感觉到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对唱歌的技巧一点儿都没有掌握,只知道扯脖子喊,怎么用气都是一窍不通。”李勐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在北京市总工会去年举办的“北京声音”职工歌手大赛上获得美声组一等奖。去年,被昌平区总工会作为人才引进到工人俱乐部,负责指导职工演唱工作。
  听说昌平工人俱乐部来了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专业演唱人才,合唱队赶紧派代表来到工会,要求进行演唱方面的指导。此后,每个周一、周四的下午,李勐都会赶到礼堂,为合唱队上声乐课。其他单位内部举办活动,李勐也要去指导,做评委,忙的时候实在分身无术。有的时候白天实在忙,李勐就晚上去为合唱队进行指导,碰上合唱队要参加比赛,周末也抽出自己的时间。
  “对他们进行基础声乐培训,也对每个人进行声音修饰。”专业的指导老师,外加认真学习的队员,使合唱队的水平提高很快。“其中有一位40多岁的大姐非常认真,每一次上完课,都会找我单独探讨。以前她不会用气,发出的声音特别细,现在喉咙打开很多。”李勐说。
  李勐的付出和队员的努力没有白费,今年北京市第八届老年合唱大赛上,合唱队凭借《沂蒙颂》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荣获银燕奖。这是合唱队取得的最好成绩。比赛当天由于有其他工作,李勐没有去参加他们的比赛。评出结果后队员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李勐报告好消息。
  前几天,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优秀职工合唱队演出,城北街道合唱队也在受邀之列。另外,在今年12月4日举办的职工艺术节闭幕式上,第一首歌也是合唱队演唱的。
  工人俱乐部:职工群众的文化乐土
  在昌平区总工会所在的昌平广电大厦一层,有一个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展厅,目前正在进行“昌平区女子书画展”,这是昌平区委宣传部、昌平区总工会、昌平区文联联合举办的。此次共展出了昌平女职工的98幅作品,包括山水、人物、静物等内容,还包括几幅书法作品。
  至于为什么特地举办“女子”画展,“因为女职工有独到的视角和审美,所以要提供一个平台给她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昌平区总工会副主席王亚茹介绍举办这个展览的想法。
  这个展厅属于昌平区工人俱乐部,利用率非常高,往往一个展览撤展的同时,另一个展览就开始布展,用昌平区工人俱乐部主任周彩霞的话说,这是个“无缝使用”的展厅。女子书画展撤展后,马上将展出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学和昌盛园小学孩子的书法作品。“这展览日期是早就排好的,全都是紧密衔接。”周彩霞说。
  凡是基层职工的作品都可以在展厅展览,都是免费使用展厅。去年年底,工人俱乐部为一位离休老干部进行了一次展览,“老人家70岁时,以零基础的状态学画画,到80岁时,我们为他办了一次展览,展出了他70多幅作品。”周彩霞认为这是对很多退休职工的一种激励。
  目前,昌平区工人俱乐部有7名干事,囊括了唱歌、跳舞、摄影、书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每名干事都经常下基层,对职工的文体活动进行指导。”周彩霞介绍,“例如我们举办了贯穿全年的摄影讲座,平均每月开办一次讲座,同时还组织职工出去采风。”摄影讲座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全年有近千人次职工参与。为了满足高水平的职工摄影需求,俱乐部还聘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专家,为职工讲课。
  “目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广大职工都能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工人俱乐部就是为广大职工打造群众文化乐土,而不是单独为一小拨文体爱好者提供空间。”王亚茹强调这一点。摄影展、书画展、乐器演奏、演唱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踢踏舞、运动会……近两年来,昌平区总工会举办了各种文体活动,以求更多地覆盖到广大职工。工人俱乐部为职工做好专业辅导,不定期为职工安排各类讲座、培训,使职工在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才艺特长,最大限度发掘自身潜力。
  文体活动:要低门槛更要高质量
  在昌平区工会的组织下,职工广泛参与文体活动。拿每届书画展来说,得到了基层工会和区内广大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们的响应。职工根据主题精心创作,踊跃参展,一年一度的昌平职工书画展收到作品都在300件以上,遴选展出作品200件以上。“可以说,在昌平书画界所举办的各类展览中规模是最大的。”周彩霞说。职工摄影展每次也能收到近千件来稿。
  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各种活动质量的降低。纵观每届展览,名家推出创意佳品,新秀奉上新的探索,基本囊括了昌平职工书画家们的精品力作。“书法作品在体式上,真草隶篆行五体兼备;在内容上,诗词文赋文体皆具,时代感强;在形式上,条幅、中堂、斗方、手卷、册页各擅其长,耐人寻味;美术作品,国画、油画争奇斗艳,传统、现代手法鲜明,人物、山水、花鸟相得益彰。基本上代表了昌平书画界的水平。”周彩霞对职工书画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
  书画展的成功得益于昌平区总工会对书画队伍特别是书画骨干的培养。“工人俱乐部先后免费组织了近百人次职工书画骨干到安徽黄山、广西巴马等地写生采风,开阔了书画家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写生能力和感悟能力,为提高创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昌平区推出了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扩大了昌平区总工会职工文化工作的知名度,也扩大了昌平职工音乐、书法、美术、摄影人才在全市的影响。例如,在第九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文学作品征集中,区总工会孟繁全的组诗《故乡人物素描》获得三等奖;区总工会自创的职工健身操“自由飞翔”,引起市总工会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全市推广项目。
 
  对话主席:
  发挥工会优势
  打造职工文化家园
  记者:工会为何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推动来部署?
  王亚茹:目前,年轻人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他们的职业发展愿望增强,对精神文化需求迫切,更需要我们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劳动和经济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工文化建设,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将推动职工文化的“软实力”能够转化成企业发展、职工成长的“硬功夫”。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可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强健职工体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记者:工会在开展文体活动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王亚茹:职工有要求,发展有空间,我们工会就应当负起责任,加强引导,争取为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工会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的独特优势,积极策划、组织,并具体实施富有时代气息的文体活动。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身体素质、激发工作热情的有效载体,是工会工作的传统,同时也应是新时期对工会工作新的要求。今年,昌平工会举办了职工运动会、职工艺术节等活动,许多参与的职工深有感触,觉得参加大规模的活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在一起交流切磋,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艺,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
  记者:企业发展和职工文体活动有关系吗?
  王亚茹:有很大关系。通过文体活动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遵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好作风,还可以通过活动让职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信任,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通过文体活动可以培养职工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但在稳定职工思想情绪、促进安全生产上有简单说教所达不到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职工的心灵得到抚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职工的生存状态,化解企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使职工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施展才华。这对企业凝聚力、不断发展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