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基层“职工之家”如何“抓”住职工的心?

2014-10-10 作者:博雅 余翠平 来源:劳动午报

  基层工会组织是直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基层工会只有做到全心全意面向职工,时时刻刻做员工利益的维护者、困难的知情者,工会工作才能凝聚人心、勃发生机,促进和谐的劳资关系。
  那么,作为基层工会的“职工之家”,如何通过常规的阅读书报、健身、唱卡拉OK等方式,在为职工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读”懂了职工的心、“抓”住了职工的心?让职工书屋、职工学校、职工俱乐部等达成多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让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记者为此对相关的基层工会工作者进行了走访,看看他们在工会工作中有哪些心得。
  张辉:
  着力解决村民实际问题
  “最近,我们南苑村民俗一条街联合工会成立了,一共有30多家餐饮企业呢。”丰台南苑乡南苑村工会联合会主席张辉说。南苑村民俗一条街以餐饮企业为主,有30多家,主要是牛头、开江鱼、烤串等风味小吃。规模大的有20多人,规模小的有10多人,流动性比较大。
  “当时我就在想,怎样把这一条街上的职工纳入工会来,让他们也享受工会的服务,于是,在上级工会的帮助下,我们开始跑建会。”张辉认为,上门跑建会的时候,如何沟通很重要,“我们不能只谈要人家建会,可以先从对方的经营状况聊起,聊聊对方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工会能帮忙解决什么。通过沟通,双方的关系拉近了,再具体谈建会就容易了。”
  “此外,还要用优惠内容吸引企业。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就说京卡里有很多项优惠服务,职工看电影、逛公园、购物等都享受一定的优惠,京卡里还有免费保险。我们这么一说,企业立刻就感兴趣了,说京卡怎么办。”
  除了餐饮一条街建会,为了着力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南苑村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5个边村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都建立了图书室,便于村民获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还安装POS缴费一体机,方便村民日常生活。
  “针对村民反映的胡同道路高低不平问题,服务站工作人员都亲自动手进行修补。各服务站还安装了一些村民娱乐活动设施。村民们可以在服务站唱歌、下棋、玩扑克牌等。”张辉说。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南苑村工会还于2009年5月组织离退休村民成立了百人秧歌队、合唱团、民乐队等,使村民生活更幸福,今年南苑村还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
  于翠平:
  用“乡村春晚”凝聚人心
  近年来发生在丰台花乡黄土岗村职工身边的一个大事儿,就是成立了黄土岗村“职工之家”。“职工之家”设置在黄土岗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内部设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数字电影放映厅等综合性服务功能。活动设施齐全,文化气息浓郁,能满足多层次、多种文体活动人群的需求。
  得益于“职工之家”的建立,去年临近年终,村民们提议办一场属于自己的乡村春晚!这下“职工之家”热闹起来了。“乐器班的兄弟姐妹们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练习曲子;舞蹈班的大叔大婶们跳舞之余,还自己动手缝制道具;合唱班的叔叔阿姨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歌声此起彼伏,练得起劲。”黄土岗村工会联合会主席于翠平说,大家有节目的忙排练,没节目的搞后勤,送水的,洗水果的,拿道具的,你来我往,其乐融融!那天的乡村春晚,由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舞蹈、合唱、快板、相声等十几个节目一个接一个登场,一个赛一个精彩,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如今,在职工之家各种活动的感召下,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他们放下了酒杯,拿起了画笔;他们告别了牌桌,走向了书桌;他们离开了网络游戏,热衷于歌舞乐器……“职工之家”凝聚了人气儿,越来越红火了!很多村民说,原以为搬上楼房,串门儿不方便了,人情会越来越冷淡,可自从有了职工之家,街坊们相处的比以前更融洽了!
  2013年,黄土岗村工会对20户生活上有困难的员工家庭分别给予了经济补助,通过工会联合会的多方协调,还为6户单亲女职工家庭申请了助学金。“通过帮扶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于翠平表示。
  李士信是黄土岗村一名普通职工,他在2012年被检查出患有鼻癌。村工会了解到他身患癌症,家庭经济困难,于是开启绿色通道,首先拨付了2000元医疗救助金送到他手中,并帮他向上级工会申请大病医疗救助金。李士信从患病至今,新农合为他报销了50%的医疗费,社会医疗保险为他报销了80%。丰台区工会、花乡工会先后对其看望和慰问,还出车出人帮助他做好后期的治疗和复查。如今经过治疗,李士信痊愈了,现在的他,吃完晚饭还会去黄土岗村“职工之家”跳舞。
  李占弟:
  聊天聊出职工的诉求
  “只有从职工的诉求出发,为职工着想,才能让工会工作更好地开展。”开发区永康工会服务站副站长李占弟认为,工会服务站担负着深入职工、掌握情况,反映职工诉求的重任,所以,只有了解职工的诉求,才能做好工作,“抓”住职工的心。
  李占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永康工会服务站周边有很多企业,职工们常常会在业余时间到职工之家的图书室看书,她就利用职工到服务站看书的机会,在闲暇之余跟他们聊聊天,说说家长里短,说说工作,说说爱好,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了,没有了距离感,职工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也就会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于是,他们从中就会了解到职工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有目的的来开展工会的工作。
  “比如说,因为永康工会服务站服务的职工主要以一线员工为主,流动性也很大,一些在这呆时间长了的人,对服务站比较了解,刚入职不久的职工还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就结合服务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职工目前对工会的了解情况和需求。调查内容大概有职工的兴趣爱好、作息时间、需要哪些培训、喜欢哪些运动等等,根据这些我们来安排工作。”李占弟介绍说,就这样,近年来工会服务站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职工的参与,也让很多职工了解了工会工作。
  记者了解到,现在,永康工会服务站每周、每月、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职工文化活动,比如说,乒乓球赛、手工才艺展、联欢会等等。此外,为了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工会服务站还会定期根据职工的需求做系列的学习培训,如电脑基础、日常英语、健康保健讲解等培训,也常会利用为职工放电影前的时间,播放国际国内实事,让大家在娱乐之余了解国家大事。
  “现在工会活动在周边企业职工中可有影响力了,很多职工都认识我们,信任工会,想要组织个活动企业支持,职工们愿意参与,可有人气了!”李占弟告诉记者,就在今年中秋节前,有一个职工在工作之余来到服务站,聊天时候提起说中秋节时想送女朋友一件礼物,但没想好送什么有意义。她们大家就帮出主意说“还是送玫瑰花吧,花好月圆!”“正好工会服务站里有做丝网花的材料,我们就来教你做吧,将亲手做的玫瑰花送女朋友会更有意义。”李占弟告诉说,“就这样,那位职工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在我们的指导下,一朵漂亮的红色玫瑰花做好了,从职工幸福的笑容里,我们也看到了他对工会的工作服务的满意。”所以,沟通很重要,很多职工的需求,都是在“聊天”中获取的。
  卢凡:
  只有心里装着职工
  “在工作时,要从职工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抓小事,解难事,办实事,只有心里装着职工,对职工的困难真正重视,真心帮助,切实解决,才能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真正成为职工的贴心人,说话办事才有感召力。”开发区青年公寓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卢凡这样理解说。
  在卢凡看来,只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能切实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职工就会把工会干部当成自家人,才会把“职工之家”当自己的家。
  说到这,卢凡说起了发生在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故事。她说,“那是春节长假刚结束,我就收到一封职工给我的邮件,说自己相继变更了几次单位,工会互助服务卡一直没有办理下来,现在的单位说自己的个人信息在我这里,请求我给予帮助。”了解情况后,于是卢凡将他的信息操作后告诉他,他新的单位那里可以办理了。但是几天后他又给卢凡发来邮件,说新单位还是办理不了,问是不是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得知这一情况后,卢凡想可能是他单位那里办事人员不是专职工会工作人员,于是卢凡就将办理流程,操作方法详细告诉了该职工,并且把自己联系方式也告知了他,同时告诉那名职工如果再有问题就直接给她打电话。
  “几天后,我的邮箱接到了这名职工的感谢邮件,那位职工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虽然这件事对我来说,只是工作中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面对职工来说我代表的是工会,我相信只有通过一件件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才能慢慢得到职工的认可。”卢凡表示,企业对工会的认可也是一样的。
  今年4月份,卢凡接到辖区下一个企业工会主席的电话,得知该企业一名职工突发情况去世了,这名职工曾是困难职工,还是工会会员,持有京卡·互助服务卡,问她有没有什么政策是这名职工可以享受的。得知这一情况,卢凡立即与相关部门同事沟通,然后将办理流程、所需手续、联系方式等告知了这位企业工会主席,最后,这名职工得到了开发区温暖基金的帮助。当然,这也让企业很感动。
  【记者手记】
  用情搭建“职工之家”
  有人说“家”是避风遮雨的地方;有人说“家”是凝心给力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给予付出的地方。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用文体节目凝聚人心的黄土岗村职工之家,还是在职工有困难时工会及时伸手援助的青年公寓职工之家,都让人感受到了浓浓“家”的味道。其实,采访的几个工会干部也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倾注了一份深情,他们用真情换取了职工的信任,在职工遇到困难时,给予了温暖的呵护;在企业需要时,加油给力。
  “职工之家的建设不止是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等文体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上的建设,还要从素质建设、文化建设等软件上下功夫,具体体现在对职工的服务上以及职工对职工之家的依赖感,归属感上面。”一位工会干部坦言,职工之家的活动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去思考和安排,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职工群众,才能真正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我们相信,用真情搭建的“职工之家”,会让每个人都能在平等、尊重、理解的氛围中和谐共存。因为,“家”也是平等共赢的地方。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