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高技能人才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企业】
老师傅传帮带不可少
徒弟不及格问责师傅
市燃气集团二分公司客户服务一所担负着37万燃气用户的户内燃气表、管道、灶具的检查维修重任。其中36万为居民用户,1万为公服用户,包括所有外国在京使馆。燃气易燃易爆,一旦发生管道泄漏,将严重威胁着用户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燃气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燃气集团二分公司规定新人入职需要经过入职教育、岗前培训、三级安全教育等。新职工至少要经过1个月的各项培训后,才能在老职工带领下,开始工作。为让新员工尽快成才,公司规定新员工入职3年内,必须有1位老师傅传帮带,而且要签师带徒协议,同时约定一旦徒弟在年终考核中不及格,当师傅的将被扣分,直接影响其年终奖金。
此外公司制定了各项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新员工操练,提高工作技能。新职工工作一定年限后,公司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晋级考试。考试前,公司还特意请来指导老师给职工授课,其考试所需一切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该公司十分重视每两年一届的全国燃气职工技能大赛,鼓励所有员工报名参加,取得名次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技能大赛,提高全员的劳动技能水平,更好的为燃气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优质服务,同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人才拿出实招
能工巧匠两年一评
近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城铁公司始终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公司工会主席曹力介绍,领导层深知健全人才评估制度很重要,因此先后出台实施了《高技能人才评价实施办法》、《技师、高级技师评审办法》,编制覆盖9个主要工种的高技能人才评价示范标准,为科学评估人才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公司每年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使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锻炼职工的过硬本领,公司要求所有技能人才培养对象全部从施工一线做起,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推行首段首件样板工程示范,在每一项工程开始时,邀请技术专家到现场做样板工程示范,既向学员们传授了技能,又确保了工程质量。
同时,公司还扎实推进导师带徒,由专家和技术能手“一对一”的传帮带,开展定向培养,强化考核。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使员工们在创新过程中提升技能水平。定期组织职工夜校,观看公司编制的工艺教学视频,邀请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员工系统讲解专业知识。公司所有在建项目均开设了职工书屋,方便职工业余“充电”。更重要的是,公司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能工巧匠和工人岗位能手的评选,为高技能人才落实相关的职称和待遇。在每年的评先评奖中,把高技能人才列为优先考虑对象,让他们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会】
为提高技能人才队伍
素质提供保障
王秀菊
东城区工会委员、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
我认为,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因为它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营造提升首都职工队伍素质、改善技能人才结构方面亟须改善,特别表现在企业技术岗位、核心环节长期依赖于全国各地流动性极大的外来工、季节工,致使偶然出现的环境有所改变乃至春节七天长假,工地停工、商店关门、酒店停业,已经不同程度影响经济秩序,加大了人工成本,百姓生活起居也受到直接影响。
所以,在科技不断创新,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的现在,可以说,员工素质的竞争、高技能人才的状况,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企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会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做呢?
一、建议加大对《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宣传,营造重视和培训首都职工队伍的良好环境。同时,大力宣传和表彰首都技能人才的先进代表,增强全体职工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继续健全和完善首席员工制度、职工创新工作室、技术英才网、技能人才库,职工成才快速通道等引导职工学习掌握先进技术,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同时,结合实际,大力推广五六十年代“师傅带徒弟”的好做法,营造尊师爱徒,言传身教,朴实管用的好环境。
三、与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从培养新时期高等人才的角度出发,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本领,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急需技能人才的双重矛盾。在当前要求教育平等的前提下,还要高度重视北京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北京生长的年轻人的职业技能,改善技能人才结构,解决人员在合理的流动范围内的相对固定问题,促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劳动竞赛常态化
提高职工技能
王朝
市燃气集团二分公司客户服务一所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
在客户服务一所,刚入职的想立即拿到上岗证,刚考取初级工的想尽快考中高级。而在培养一线职工尽早成才上,公司和客户服务一所党政部门以及工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晋级考试的员工,工会鼓励但同时规定考前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因为考试前公司要组织他们脱产培训,工资奖金不受影响。但所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正常工作一刻也不能停,因此没参加考试的员工,就要承担参加考试员工的工作。为此公司规定,职工两次考试不及格,报名费自行承担。因为占工作时间参加培训,两次考试都不及格,工资奖金照拿,若报名费还要单位负担,对其他员工来说,不太公平。
另外,公司工会还将劳动竞赛常态化,这对于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工】
培养人才:理论+实践
林云志
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副总工程师
今年39岁的林云志,是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研所所长,他主要负责地铁开通前最后一关——联合调试。
谈到高技能人才,林云志说:“对企业来说,高技能人才很重要,可以推进企业的高效运转,对职工来说,也能实现自我价值。我认为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理论培养,一是实践培养。”
林云志认为,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点: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承受相应职位所带来的职业压力;传帮带等方面成绩显著;有敏锐的战略方向的把握和判断力;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企业。 其次,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规范和深化职工间“传帮带”活动,让其成为企业的优良传统,才能让更多的初级人员快速的成长起来,也可以避免某个骨干离职后,所有工作都无人接手的局面。
同时,要注重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避免各个员工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现象发生。员工只有认识到整个部门和企业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也更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为留住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次,企业要为职工建立公正化、公开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的公正化使得所有员工明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企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事管理制度的公开化为员工的培训机会、选拔、晋升、个人发展平台的公平性提供基础。只有公开化才能保证公正化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所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合规、合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在企业中有主人翁的感觉,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减少人才的流失。
最后,企业要为职工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只有员工融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以身在本企业为荣,才能避免人才的流失。只有企业和领导认同和理解人才,才能让员工更好地融入和认同企业,进而为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