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踩大脚,这样的“亲子嘉年华”让职工与孩子间真情流露。
■探亲房让职工家属倍感温馨
■职工帮扶档案就连家属也列入其中
■亲子嘉年华让孩子懂事了家长安心了
如今,工会服务,不仅局限于职工,还关照到了职工家属。建探亲房、设帮扶档案、邀请孩子参观单位……记者采访中看到,对家属的关心能让职工更加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激发工作中奋勇争先的动力。
省心省力
探亲房让职工家属倍感温馨
昨天上午9时,丁大姐带着孩子正坐在床上看电视,看到好玩的地方,她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眼下正在放暑假,在河南老家的孩子照例来北京与父母团聚,丁大姐却不必像往年一样,到处找住处,这都得益于他们两口子工作的单位首师大建成的探亲房。
首师大后勤集团共有800多名职工,今年寒假东校区学生宿舍楼建好,地下空间本打算用于活动室和储物室。主管后勤的副校长马常提议,为一线职工建几间探亲房,让家属来京与职工团聚时有地儿住。校工会积极响应,牵头组织实施,为此拿出20多万元经费投入这个项目,东校区后勤服务中心也腾出8间地下空屋供使用。
不到一个月,探亲房项目就置办好一些设施,每间房布置成三星级宾馆标准。46寸液晶电视机、冰箱、2个软椅、衣柜……床上铺着白色床单,床垫软和,就连晾衣杆都有。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于丽萍说,职工们平时工作很辛苦,探亲房要为他们提供软性的温情服务。她特意叮嘱设施采购负责人,“家具一定要买环保的,不能有味儿,要办得讲究,让家属住得放心、安心。”卫生保洁也有专人负责,职工家属到京后,什么生活设施都不用购买,只需“拎包入住”,特别省心省力。
根据规定,只要是工作满一年以上的来京务工且是正式合同制职工,配偶、父母、子女来京就可以享用探亲房临时居住,一般探亲房使用不超过15天,延期最长不超过30天。费用也非常低廉,第1到15天每天只要交10元,第16到20天每天30元,第21到30天每天50元,含水电费。探亲房的使用规定经过后勤集团教代会审议,代表一致通过。公布后职工们非常高兴,都说这个费用就是成本费,到外面可找不到这么实惠的住处了。
“以前找住的地方可费劲了,好一点的宾馆住不起,太差了又怕委屈孩子,经常是凑合着,甚至找相熟的同事,借住在他的宿舍床上,人家一回来,我们再换地方。”李俊艳一直带着孩子,在开封工作,与在首师大当水暖工的丈夫史小朋结婚5年多,只能在寒暑假团聚,但买不起房子,让三口之家每次团聚时都为住宿犯愁。
听说建起了探亲房,史小朋赶紧去打听如何申请,一点儿都不麻烦,没有什么繁琐的层层表格要填报,只需提供身份证、结婚证等基本证件及复印件,填好申请表就行了。这不,暑假一到,他就赶紧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了。一进探亲房,李俊艳就忍不住直夸:“真干净,跟大宾馆似的,太方便了。”在舒适的软床上一躺,孩子开心地打了几个滚,直呼:“太舒服了!”
赶上史小朋倒休时,夫妻俩就带着孩子出去逛景点,出“家”门一两百米就是地铁。玩累了回来也不用自己起火做饭,探亲房对面就有食堂和浴室,一家三口十几元就能吃好。如果不想吃食堂,中心还提供了一间小厨房,里面有电磁炉、电饭煲、炒锅等灶具设备,职工买菜带来,就可以自己做饭吃。
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郅文联回忆,今年寒假,一位职工的父母病倒,住在海军总医院,白天需要家属照顾。晚上如果家属住附近宾馆,价格有点接受不了,正好探亲房投入使用,这位职工顺利地拿到房间钥匙,让家属住了进去,没耽误陪护。“探亲房运转半年,已有30多户职工家庭享受到,最短的住了5天,最长的住了30天,假期利用率高一些,仅暑假就有两批家属入住,李俊艳已经是第三批了。”
打破常规
职工帮扶档案记录家属情况
“我们的职工家属有困难,企业理应给予关爱。”近日,北京邮区中心局平刷区部门工会前往北京中医医院,看望职工李岳的母亲,为她送去关怀。
李岳是中心局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平刷分拣部门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工作情绪突然很低落,工会小组长发现这种情况后,专门找到李岳询问,得知他的母亲突然患上重病,转院到北京,目前还在医院留院观察。家里人都要工作,无法抽出专人陪护,自己很不放心。
考虑到李岳家里的困难,工会经过沟通,为他安排了几天休假,专门照顾母亲。在此期间,工会组织职工带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去医院看望李岳的母亲。“平时在单位经常能看到工会组织对职工本人给予关心,没想到我妈妈住院,局里还能这么照顾家属,太感谢了。”李岳激动地说。
多年以来,中心局工会一直把“贴心服务送到职工心里”作为工作目标,服务一线、服务职工。与此同时,中心局的“职工服务热线”和“贴心人服务队”活跃在基层职工中,诠释了“有困难找工会”的真正含义,为职工撑起一把保护伞。
中心局的汽车、火车运输单位职工常年在外,家里遇到大事小情,企业都会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工会干事张伟是“贴心人服务队”的一员,他说:“我们的押运员在外工作,家里有什么事儿,打个电话我们就会帮他们解决。时间长了,职工家属一有什么事就想到我们,我们也乐意做他们的依靠。”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心局工会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长期帮扶职工档案,对职工个人和家庭困难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对职工的重要家庭情况定期进行整理,将解决困难的方法想到职工前面。比如每年中高考期间,中心局工会就主动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为家里有中高考考生的职工申请休假或调休,开辟绿色通道。
“职工的事情无小事。”一直以来,中心局工会将“家文化”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来,让职工愿意将个人小家庭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使职工对企业产生信赖与依靠,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真情流露
嘉年华加深亲子情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兴区中关村生物医药基地里,职工有400余人,眼下正是生产旺季,全体职工正在抢产,工作时间一忙,顾家的时间就少了。为了给职工提供更多的亲子机会,公司工会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说到工会活动,公司后勤部的任易明特别有感触,她既是参与者又是活动筹备者。“我们单位工会的活动很丰富,特别是今年工会组织的亲子活动,不仅职工享受到贴心服务,就连职工家属也能享受。我家宝贝都没玩儿够,活动结束了不愿意走,嚷嚷着还要去妈妈单位参加活动。”
任易明所说的亲子活动,就是公司组织的“亲子嘉年华”。公司工会副主席卢珍珍告诉记者,工会每次做活动之前都会想出很多方案,经过前期调查,职工对“亲子嘉年华”特别感兴趣。的确,一周工作下来,仅仅周末一两天带孩子,又要忙着收拾家务,很难充分享受短暂的相处时光。所以,工会就给职工和孩子搭建了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让他们不但感受到亲子之情,还能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
今年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公司通过职工自愿报名的方式请来了他们的孩子,大的12岁,小的才3个月。
“小脚踩大脚、二人三足跑、套圈、踩气球……一共9个小游戏,有孩子独立完成的,也有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效果特别好。小孩子玩得开心,家长们也成了‘大孩子’,场面特别融洽。”卢珍珍说,每个活动都有小奖品,小家伙们参加积极性可高了。在活动中,不但小孩子成为朋友,职工的另一半也对爱人有了进一步了解。
作为“亲子嘉年华”的重要一项,公司工会还带着职工子女走进公司,去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环境,让孩子们看到父母的另一面。“原来我妈妈的工作环境这么好啊!”“妈妈的工作真伟大。”卢珍珍说,“我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要为病人生产药品,工作时特别紧张,而且要认真仔细,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错,所以你们平日里要懂事听话,这就是在支持爸爸妈妈。”当孩子们了解到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后,小家伙们连连感慨,觉得他们的父母特别伟大,有的表示以后要学会做家务。
“的确,平常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般不聊工作,只有把孩子带进父母的单位,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了解父母的不易。”公司质量总监李志红也受益于“亲子嘉年华”活动。她的孩子今年10岁,周末基本上是陪孩子一起奔波于京城的各大培训机构。“我和孩子没有周末,当她知道要去妈妈公司参加活动,头天晚上兴奋地睡不着觉。”李志红觉得女儿是那天所有孩子里玩得最开心的,她太需要和父母一起玩乐的时间了。现在女儿经常拿出活动时得的奖品,回味当时的情景,总盼着能再来。
卢珍珍介绍,工会也在尝试邀请职工家属参与更多的活动,包括中秋、春节联欢会以及文体活动,9月的职工趣味运动会将准备一些亲子项目,邀请职工子女参加。
“工会做亲子活动,不单单是让职工和家属享受到工会的服务与关怀,还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增进亲情,和谐幸福的家庭是职工积极工作的最大动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