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呀呀学语的婴儿时期、学海苦读的学生时期,还是成家立业后的拼搏时期,母亲都是那个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她们总是在默默付出自己的爱,却从不计回报。母亲节就要来到啦,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你会将什么作为礼物亲手送给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对妈妈,你有哪些想要说却一直藏在内心的没有说出的心里话?不同年纪的妈妈们,又有哪些想要对孩子说的牢骚?此刻,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些声音——
礼物篇
自制相册
告诉妈妈时间去哪儿了
“送妈妈的礼物肯定首选康乃馨啊,36支泰国进口的康乃馨配上满天星,我已经在东三环的花卉市场跟商家订好了。”张颖是90后,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助理。“以前看电影、电视剧时,剧中人物过母亲节送给母亲的都是康乃馨,从小我就有这个愿望,长大后花自己挣的钱送给妈妈一束最美的鲜花,感谢她对我的养育之恩。”
张颖告诉记者,自己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省吃俭用的拉扯她长大,为了供她上学,有时甚至同时干两三份工作,十分辛苦。“如今,我也能挣钱养家,帮她分担了,就想送一份奢侈的礼物给她,让她感受一把收到花的喜悦。”她面带笑容地说。
除了选择送母亲娇艳的花朵外,还有不少人选择更加务实的礼物。王勇给妈妈从网上商城买了一款按摩椅,希望妈妈能够身体健康。“这几年,母亲随着年纪增大,身体各方面的体质明显下降,听说按摩椅能够疏通经络,不知道真的假的,但至少按摩后肯定会感到放松,这就够了。为妈妈的健康花钱,值了!”
从事采购工作的李燕为妈妈准备的礼物最为感人,她买了本牛皮纸质地的复古DIY相册,把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她与母亲从小到大的合影挑选出来,贴在了这本相册里。不仅如此,她还在每张照片的周围写下自己的心情文字。
“一本小小的相册见证母亲的青春岁月,还有她陪伴我成长的足迹。是春晚上《时间都去哪了》那个节目启发的我,我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尤其是在我有了孩子之后,特别能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深情,我希望养育我能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李燕动情地说。
心语篇
爱妈妈
就要大声说出来
随着年纪一点一点变大,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似乎对于妈妈的爱很少会用暖心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就从这个母亲节开始,大声的说出你对妈妈的爱吧!
公司人力资源专员张静雪:回味儿时的时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妈妈你的精心呵护下,我快乐、健康的成长。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让我用坚实的臂膀,为你遮风挡雨,成为你的依靠。妈,母亲节快乐!
个体餐饮店主侯鸣宇:妈,虽说你平时特别的唠叨,一点小事也说个没完,还总是批评我。但我明白,在你的心里,总是充满了牵挂和担忧,牵挂我是否吃饱穿暖,担忧我能否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事,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对我怀有深深的爱意。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对您说,请放心,儿子已经长大,能照顾好自己。您年纪大了,要学会保重身体,您身体健康就是我的福分。
英语培训教师宋慧:妈妈,我知道给您买什么样的礼物您都会说喜欢,都会说好,但您最想要的其实是我常回家看看、多陪您聊聊天。这周末我就回去,不再加班,不再安排活动,回家陪您找个安静的地方散散步,说说贴心话。
地铁亦庄线经海路站区杨良君:母亲节到来,我祝福我的妈妈,也想在这个日子中,祝福我的婆婆,祝你们节日快乐。婆婆不久前患病,看到她难受的样子,我的心很痛。从我刚结婚到现在,婆婆都很照顾我,她让我感到很亲切。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吐槽篇
孩子
我也有话想对你说
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伺候公婆……在家庭生活中,妈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任劳任怨,她们勤劳善良。平时的她们承受着职场的压力,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对于这一切,妈妈们总是毫无怨言的承担着。那么就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中,听听她们的牢骚,从中找寻着妈妈们的小心事。
退休职工张庆莲:我今年63岁啦,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儿媳也很孝顺。对于孩子们,我没有太多的要求。唯一想说的是,希望儿子能在不忙的时候,多和我交流交流,而不是自己独自承担太多。以前儿子小的时候,总爱和我说心事,遇到困难也会和我商量。现在儿子大啦,和他聊天的时间少了很多,唯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说上几句。有时我感觉有点失落,我想对儿子说,在妈妈的眼中,你永远是孩子,有心事、有困难,来找妈妈聊聊。
会计谢璐萍:我的孩子去年刚刚上初中,感觉她的变化很大。不像小时候,总和我腻在一起,总和我说学校、说同学,可能是青春期来了,她变得有些叛逆。最让我头疼的是,她听不进我的建议,嫌我太唠叨。我想说,孩子,妈妈也是从你的年纪过来的,了解你这个年纪的特点,会尽量理解你,但妈妈也希望你能体会妈妈的用心,希望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说。
广告设计师刘冉:去年我刚做妈妈,才体会到这个身份的不易。自从生了孩子,我再也没有整宿觉可以睡。逢人便说,“你能想象每天不能好好睡觉的感受吗?”心情不好时,还会和好友这么说“以后别要孩子”。其实,这也是气话。我想,爱是传承的。母爱就是这样不求回报,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有能力立足于这个社会中,我就满足了。记者 盛丽 刘欣欣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