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过程中时时处处对工友进行安全督察 中建二局一公司有群“农民工安全督察员”3年有效排除安全隐患3200余条
2017-04-20
作者: 赖志凯 刘兵
来源:
本报讯(特约记者 赖志凯 刘兵)一捆钢筋正随着吊车起重臂升起,正要吊离钢筋堆的时候,一端被钢筋堆的一根钢筋卡住了。见此情景,刚到工地工作的农民工赵习华很自然地走过去,想用手直接拨开那根卡住的钢筋。“人不能够太靠近,要用套管或钳子拨开,否则有危险!”正在这时,一位身着蓝色工装、佩戴“农民工安全督察员”红色袖标的女工边跑过来,边对着赵习华大声喊道。赵习华似有所悟,便按照入职培训时的要求,退后几步,拿起钳子去捅开卡住的钢筋。卡住的钢筋刚一捅开,起重臂上的那捆钢筋呼的一声弹了起来,划过赵习华刚才想用手直接拨开时站立的位置。如果不是农民工安全督察员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昨天在中建二局一公司北京顺义区的一个项目施工现场出现的惊人一幕。
这位女工是中建二局在建项目工地上600多名农民工安全督察员中的一员。他们身着蓝色工装、佩戴红色袖标,在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对工友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督察,排除隐患。据悉,自2013年,该公司深圳汉国城市商业中心项目部成立第一支农民工安全督察员队伍以来,全公司已经有58支这样的队伍,队员超过600人,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累计3200余条。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据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尤荣华介绍,农民工是建筑工地劳动者的主体,文化程度、专业知识相对较低,虽然对他们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项目组、班组三个层次由宏观到具体的安全教育,但劳动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忽略安全。而专业的督察安全员毕竟人员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难免存在一些督察盲点。有了农民工安全督察员这支队伍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些问题。他们和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同工友劳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施工现场实现了“时时监控”;而且,他们大多都是老乡、朋友,工作之外督察队成员对自身班组人员思想的不安全行为、身体的不健康状态等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通过对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掌握,实现了项目部“全天候,24小时安全管理受控”,填补了项目部8小时以外的安全管理“真空”。
农民工安全督察员虽然是兼职,但项目部也要与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他们的督察内容、督察权限和奖惩措施。督察活动分三个部分:一是督察队员从事本岗位工作时,在与工友共同劳动过程中督察安全隐患;二是组织和参加督察队的专项督察活动;三是参加项目安全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并做到督察有记录、有照片、有整改,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建立整改档案。
据介绍,农民工安全督察队成员的选拔条件较为苛刻,先由施工队各班组推举10-12名具备一定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号召力的职工作为预选队员,再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对预选队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重点及常用安全法规规范的培训,最后在培训合格者中择优录取8-10名成为安全督察队正式队员。对于入选队员,项目部给予每月300—500元的补贴。同时为了保障督察效果,通过定期考核评比,对不能履职的督察队员取消其资格。
据了解,三年多来,该公司农民工安全督察员队伍不断普及和推广。一方面使督察队员们通过学习,实现了“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广大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