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 个税改革方案将考虑二孩家庭教育支出
2017-03-08
作者:周美玉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肖捷、部长助理戴柏华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首次亮相全国两会记者会的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回答个税问题时表示,个税改革总体方案目前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再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还将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的扣除项目,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会考虑在内。
个税改革方案将考虑二孩家庭教育支出
对于个税改革有哪些进展,肖捷说,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总的思路是改革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基本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还将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这是要考虑的。”
除此之外,肖捷表示,还有其他的专项扣除项目也要予以考虑,“作为纳税人来说都普遍关心提高免征额的问题,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将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对于其他方面的收入项目、所得项目,比如财产转让等,考虑继续实行分类征收。”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学生依据学籍而非户籍享受公共教育
对于如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个问题,肖捷介绍,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经费可携带”。
近年来,已经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携带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国务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
那么,哪些钱可以随人走?肖捷介绍说主要是有两笔钱:一笔是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生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够及时获得学生携带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已经按区域实现了标准统一。另外一笔钱,就是“两免一补”资金,也就是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这项政策也将实现全国统一。
增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资金
今年既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又要保证重点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平衡的矛盾和难度都很大。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在预算的安排上,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加减法”。
所谓做好“加法”,就是要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大保障力度。这些方面的支出要确保只增不减。另外,还要增加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所谓做好“减法”,政府部门要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会议费等支出,并且按照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和非重点项目支出。
今年应纳税额5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享减半征收
肖捷介绍,去年全年由于实行全面营改增试点,减轻企业负担5700多亿元,做到了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对于今年在企业减税降费方面的新举措,肖捷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增值税的税率档次由4档减并至3档,目的就是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减税效应。
同时,在今年减税政策的安排中,还有两项是专门为中小微企业制定的减税政策,凡是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都可以享受减半征收的优惠。而在此之前,只有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的企业,才能享受此优惠。
另外,就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也就是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中小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这项政策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上述减税政策,可以在去年减轻企业税收负担5000多亿元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再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
对于降费问题,将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这项改革措施到位之后,全国政府性基金还剩21项。还将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央涉企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还剩33项。
另外,有关方面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肖捷表示,以上提到的这些减费措施,今年预计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直接减轻的税费负担加在一起,约有5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