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2020年辖区居民医联体服务全覆盖

2016-10-27 作者: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盛丽)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全市成立不少于50个医联体,实现辖区居民医联体服务全覆盖。
  据了解,本市的医联体是指在辖区规划区域内,以体现公立医院性质、职能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业务的密切合作为导向,以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居民共同参与为目标,按照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和群众就医需求,有规划地建立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密切协作的新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根据《规划》,2020年,医联体内三级大医院预留30%号源用于社区预约转诊。对预约上转的非急诊患者,在24小时内安排就诊,特殊情况不超过48小时。医联体内向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实现医联体内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及检验结果互认。医联体核心医院全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病常用药品种与核心医院对接。
  加大公共财政卫生投入向基层倾斜力度,结合人口分布变化,调整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不低于65%。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之服务功能相匹配的药品配备。加大全科医生和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为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不低于3人。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十三五”期间,通过订单式定向免费培养不少于300名医学毕业生,多渠道补充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加强乡村医生岗位管理,不断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还将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全面破除公立医院医药补医,在医药分开、药品流通领域、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为支撑,综合医院为保障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到70%以上。加快康复护理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到2020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达100%。推动部分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推动建设临终关怀服务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到2020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0.3名的建设目标。
  此外,《规划》还提到,“十三五”时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特别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按《慈善法》规定,对卫生计生事业进行慈善公益捐赠,探索特许经营、PPP模式,政府基金平台等创新性途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