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打造非公党建特色模式 走出党建工建齐头并进路子 汇“散”为“聚” 确保每一名党员找到组织
2016-06-29
作者:马超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马超)从1979年的两名党员,到现在的22个党总支、191个党支部、17000余名党员,这是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数十年如一日在外企行业抓党建交出的成绩单。记者6月28日在首都媒体走进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活动中了解到,该公司党委从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要化“散”为“聚”,让每个党员都能找到组织,让每个党组织都要能发光放热,谱写出了一曲几代人持续抓党建不放松的接力史诗。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成立于1979年,目前服务客户数2万多家,服务员工数量达到150万人。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把党的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中,开创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先河。针对非公企业的党员流动快、工作压力繁重、集中学习困难等特点,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党委创新学习方法,强调形式的灵活和阵地的巩固并行,抓党建与抓工建并进,坚持每年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提供理论学习和工作实操的培训。该公司每季度都要组织开展“时事大讲堂——专题报告会”,帮助引导广大外聘员工党员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公司党委了解到,外企管理层普遍认可中国工会的作用,允许员工依据《工会法》积极开展活动,于是抓住时机,将工会平台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壮大工会组织及时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作用,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不少党员职工成为了外企中的“明星职工”。
非公党员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党员和党组织的管理便成为了公司党建的一大难题。公司党委大胆创新性设计,通过重新构建组织体系、柔化活动机制和多方开设党员活动阵地等方法,将一个个如星火般分散的党员紧紧聚拢到了党委周围。该公司党委深知党组织的基层涣散将一事无成,有针对性地提出,将基层党建纳入党的工作考核体系。除在条件合适的企业中建立独立党支部以外,党委还将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党员按工作地点、业务部门、业务员等信息区分,建立联合党支部,定期开展党的活动,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找得到组织,并过上组织生活。公司在制定部门考核指标时,还特别把 党建工作纳入部门日常工作考核内容,把组织关系转接的准确性、时效性、独立党支部建设的数量、统战对象的培养和使用纳入考核指标。
公司党委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编印了《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基层党建工作流程汇编》等相关制度,使原本零散的党员得以统一管理,党建工作均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党委还注重运用新技术,促进新形势下的非公行业的党建工作,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刊发最新理论文章、党员学习材料和公司党团员活动情况报道,将党建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基层。目前,公司党委正在建设手机端党员App,将公司党的工作宣传、党工团工作开展、党员正能量的传递,通过线上科技手段覆盖到每个终端,让全体党员职工都能接受到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