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北京市制定《“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提出 推动北京向世界文脉标志迈进

2016-06-15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 日前,我市正式发布实施《“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五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力图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落实新时期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规划》内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北京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大局,服务好非首都功能疏解、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工作,将文化中心建设放在四个中心定位总体布局中考量,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一是明确文化中心建设新的功能定位。即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围绕更好发挥文化中心上述功能,《规划》中还提出了思想引领高地地位巩固发展、文化工作方向和导向更加鲜明、现代传播体系健全完备等具体目标。
  二是强调建设“思想高地”的理念。《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引领全国,在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各领域,推出更多代表国家形象、首都形象的优秀成果,全市人民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首都作为思想引领高地、价值观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巩固发展。
  三是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烙印。《规划》提出“推动北京朝着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宏伟目标迈进”。这是从习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提炼出来的远期发展目标,着重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和定位文化中心的建设坐标,充分体现了首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人文魅力。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四是谋划文化中心建设新的发展格局。立足构建现代化的新型首都圈和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角度,《规划》提出建设包含核心层、拓展层、辐射层的层层演进、圈层结合文化中心新型发展格局。
  五是突出文化中心的服务保障功能。为进一步强化文化中心的服务保障功能,《规划》提出要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在京中央文化单位和企业、全国在京文化展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更好服务。搭建全方位文化展示交流平台,提供剧场、人才等多层面的支撑。
  六是形成建设文化中心的合力。《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央属文化企事业单位、首都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央地共建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汇聚全市干部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国文化中心由人民共建、由人民共享。
  此外,在未来五年的文化中心建设主要任务方面,规划布局“十大任务”,涵盖了文化中心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传播体系、保护中华文明“金名片”、推原创精品铸文艺“高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对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活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力争文化中心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