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中央印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 国有企业可自主评审职称 职称考试对英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 北京已率先进行职称改革

2016-03-23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
  《意见》共30条,主要包括9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
  《意见》指出,通过深化改革,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意见》指出,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意见》指出,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
  《意见》指出,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试点。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又讯(记者 闵丹)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在职称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从2011年起,本市就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试行办法》,凡是在试点区域内企业中从事工程技术研发生产,且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获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担任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或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高端领军人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高端人才,不需取得相关级别职称、任职年限及参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均可直接申报北京市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职称评审。该《试行办法》的制定出台,为高端领军人才直接参评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职称开通了快速通道,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职称“直通车”在本市职称评审机制和评审模式方面是一大创新,建立了以业绩和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重在对人选的业绩、能力及成果转化、创新能力等考核,淡化了发表论文、著书立说、履职年限等传统硬件“指标”。2014年,又将这一政策扩大范围,覆盖到非公科研院所单位。
  另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北京也已经开始实施。2012年,本市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这个高级职称相当于高校里面的“教授级”。201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覆盖到全市。近日,北京市教委也发布了消息,北京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今后,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对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