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 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2015-11-26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11月24日至25日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书记郭金龙就《建议(审议稿)》作说明并讲话。 
  郭金龙就《建议(审议稿)》中的10个重点问题作说明:
  第一,关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多年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北京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动力持续转换,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更加明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双向开放,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将进一步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特别是中央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部署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都将为北京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提供更加有力支撑。综合分析判断,“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特定任务、特定要求,我们也完全有条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要保持定力,敢于担当,坚持疏解功能谋发展,坚持“瘦身健体”,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确保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第二,关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民生需求,实施关键技术重点攻关,在重大创新领域形成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新实力。要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发展具有风向标和引领作用,必须更加自觉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大局。要加快建设先进文化引领高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推动全国文化中心与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有机融合,履行好新时期首都职责。
  第四,关于在通州建设市行政副中心。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来统筹谋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市行政副中心,按照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要求,把基础设施、水生态廊道和大尺度生态空间摆在优先位置,加快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互联互通的交通系统,努力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就业生活环境。要按照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倒排工期,建设好增量,调整好存量,探索积累经验。
  第五,关于人口规模调控。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是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人口规模调控的重点难点在中心城区。必须坚持“疏”“堵”并重,以调控目标倒逼非首都功能疏解,倒逼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倒逼环境治理和服务管理水平提升。要更加重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同时,又要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妥推进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
  第六,关于缓解交通拥堵。“十三五”时期,必须打好缓解交通拥堵这场硬仗,突出重点区域,抓住关键问题,在“规建管限”上下足功夫。要在完善治理交通拥堵总体方案基础上,分阶段推出重大治理举措,分年度实施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行动计划,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效。要研究利用经济手段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综合运用科技、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要将缓解交通拥堵纳入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督促各方面凝心聚力打通城市微循环道路和断头路,加快完成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改造,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地面地下交通线路有效衔接和便捷换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第七,关于加强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要在治理上狠下功夫,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镇污水全处理,基本消除建成区河道黑臭水体,努力实现重点区域河湖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要在水源涵养上加大力度,大力建设“海绵城市”,加强河道系统整治,研究部分修复中心城水系,努力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第八,关于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各项先行先试改革,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改革市场监管模式、创新高端人才聚集机制、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等配套体系上下功夫,建立国际化、法制化、透明化的服务业促进体系,提高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水平。
  第九,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时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必须抓住这关键五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十,关于全面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要求,把冬奥筹备融入“十三五”,以冬奥筹备助推“十三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认真抓好重点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深化体育国际合作和交流,努力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会议分组审议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草案)》,并表决通过了《建议》和全会决议。
  郭金龙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市委《建议》部署提出要求。他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把握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用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编制好北京市“十三五”规划,为谋划和推进本市“十三五”时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