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45个部门近期将“晒家底” 行政权力由3460项减至2428项 全部接受社会监督
2015-11-18
作者:周美玉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涉及45个部门2428项权力的《北京市政府部门行政强制等权力清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批通过,将于近期在首都之窗等网站公布。
本市在大力减权放权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市编办主任刘云广介绍,《北京市政府部门行政强制等权力清单》将于近期公布,最终认定45个部门“7+X”行政权力2428项,与首轮自查梳理上报的3460项相比,精简比例约30%。届时,连同上半年以清单形式对外公布的市政府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两类行政职权,本市政府直接面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行政职权“家底儿”,将全部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以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为例,共分为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执法协同、其它领域等6部分管理事项,在每一部分都对发展改革、环保等市级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对区县政府、街道乡镇承担的属地管理责任做了规定,各单位各部门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企业和群众也知道遇到问题可以找哪个部门。
另外,本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解决审批多、审批难问题,近年来,本市已先后分五批取消和下放439项审批事项,精简比例45%,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要求。目前,本市现有审批事项864项。
对比改革前,本市投资项目审批环节从80多个减少到50多个,审批时限从300多个工作日平均压缩到109个工作日。其中,企业最关心的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开发权的审批流程,提速最为明显,只需83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