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庄模式与集美模式推动实现工会组建无缝隙、全覆盖 两种创新模式助跑丰台工会组建
2014-12-23
作者:余翠平 周兴旺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余翠平)如何实现工会组织建设在企业、街道、社区的全覆盖?大卖场中小企业工会如何组建?丰台区总工会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方庄模式和集美模式,创新思维在建会领域的创造性发挥,让工会成为更多职工的娘家人。
2010年8月,北京市总工会全面落实全总提出的“两个普遍”,大力推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并把方庄地区定为落实“两个普遍”的试点街道。
方庄地区总工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实现工会组织建设“无缝隙、全覆盖”、组织管理进一步创新的工会工作模式——“方庄模式”,即:工作格局——“党委带头,部门配合,全力推进”;工作机制——“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与区域性联合工会并存,单独建会和联合建会并举”,“区域化建会,行业化管理”;工作模式——“企业谈增长,行业谈标准,区域谈底线”。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方庄地区从2010年8月初全面推进建会工作,工会组建率从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98%。
无独有偶。2013年,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集美家居市场集团总部挂牌成立了职工书屋、职工之家和工会服务站,入驻市场的1100余家商户的近1万名职工,在自愿基础上成为工会会员,它被称为集美模式。
集美模式是我国建材行业首个依托市场物业主体,采取建会、建家、建站“三位一体”模式建立的大卖场工会组织,它填补了入驻大卖场中小企业建会的空白。
大卖场经营业态在批发、家居、家电等行业广泛存在,其入驻代理商户数量庞大、规模较小、所在地分散、经营模式各异,由商户派驻市场的销售员人数多、流动性大、利益诉求复杂,但由于这些商户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广大销售员长期游离在工会维权、服务之外。集美市场“三位一体”模式的出现,成为大卖场建会盲点突破的首创。
据记者了解,大卖场“三位一体”模式涵盖多种职能:摸清商户、店员基本情况,将店员就业、困难、荣誉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吸纳会员,实现全员实名制动态管理;为会员办理“京卡·互助服务卡”,并配齐相关办公设备,实现与三级服务体系工作平台的功能对接;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白内障复明手术等6项免费服务。
“以前店员之间很少来往,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向谁求助。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融入了一个‘大家庭’!”成为工会会员让入驻中小企业职工与集美自有职工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卖场的中小企业职工感受到了来自集体大家庭的互助与温暖。
迎着热点难点上
□周兴旺
在近年来工会事业发展中,丰台区总工会最大的亮点要算是创立了方庄模式和集美模式。
所谓方庄模式,就是制定了“以街道总工会为主,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与区域性联合工会并存”的建会思路,并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五种建会子模式”。所谓集美模式,就是“工会、工会服务站、职工之家三位一体”,将零散职工和零散企业凝聚在一起,全面推进工会服务升级。
无论是方庄模式还是集美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紧紧抓住了当前城市工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当前城市工会特别是大城市工会工作的最热门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将数目极为庞大又分散于各种经济成分当中的零散职工组织到工会当中来,二是如何将高度碎片化、分散化的职工组织凝聚起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丰台工会人目光如炬,紧紧抓住这两大热点,对症下药,集聚党政力量,争取社会支持,提出了适用性很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在赞许丰台工会干部创造性劳动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这是成百上千基层工会干部殚精竭虑的心血结晶,也千万不要忘记,这是工会干部与基层职工勇于探索、肝胆相照、推心置腹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丰台区工会创新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才能让工会工作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活力,那种对职工最苦恼、最直接的问题缺乏敏感的人,不仅干不出业绩,还将贻误大局,让职工群众感到失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创新需要踏踏实实的细节攻关。丰台工会干部在工会工作实务中,不仅有顶层设计图,更有局部施工图,特别注重“一家一家地跑”、“一户一户地谈”,按照职工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私人订制服务”,使工会工作丰满扎实,经得起推敲。参与工资协商的企业职工收入,4年已实现翻番,职工和企业都得到了实惠,这种稳打稳扎的作风,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