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边磊)近日,61篇来自基层的读后感交到东城区总工会,标志着今年东城文化活动品牌之一“读一本好书,做一个好人”进入评选阶段。在东城,各项文化教育活动通过项目制形成品牌,从社区、楼宇到街道再到全区,层层开展,全年不断档。工会借助品牌文化活动提高工会职能的知晓率,在愉悦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逐渐扩大工会在职工和企业中的影响力。
“五月的鲜花”群众文艺演出,“挥笔聚焦新东城”职工书画摄影展,小行动大文明,5元看大片,劳模大讲堂,“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对东城区的职工来说,这些活动既熟悉又具有新鲜感。熟悉是因为每年区总工会都会组织开展,新鲜则是因为每年活动主题变换。无论是喜欢书法、绘画、摄影、声乐、舞蹈、曲艺、器乐、读书、棋牌,或是其他的兴趣爱好,总能在这些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杜绝了“一阵风”式的活动方式。
以“五月的鲜花”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为例,今年,东城区“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以“幸福 圆梦”为主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基层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工地、在街道、在院校、在社区,都能看到职工载歌载舞的身影。
活动期间,全区共演出节目3000余个,参与人数15万余人,自创作品400余个。在区总工会举办的群众歌咏活动专场比赛和职工器乐团、话剧团团员选拔赛中,来自各基层工会的近百个节目参加了角逐。比赛共举办综合类、舞蹈类和声乐类3个专场,涵盖了歌唱、舞蹈、诗朗诵、器乐、相声、快板、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
开展有影响力、深入职工、不浮夸的职工文化活动,是东城区总工会一直以来贯彻执行的理念。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经过精心策划,从上一年列入计划开始,就进入活动倒排期模式,将活动时间、内容、场次、地点逐一协调落实,保证职工在工作之余,能享受到工会提供的文化服务。
抓文化促凝聚是着好棋
□周兴旺
很少能看到一个基层工会有东城区工会这样重视文化建设的。
举个例子,东城区有三个工人文化宫,无一例外的都地处北京市区最黄金的商业地段,如果用来出租赚钱,无疑可以“日进斗金”。然而近几年,东城工会不仅清退了所有文化宫出租房屋,还在区委、区政府扶持下,投入4000万元,将三个工人文化宫装修一新,全部用来服务职工文化。
花这么大的代价用于职工文化建设,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干“有点虚”、“不恰当”。但东城工会的实践证明,工会花大力气进行文化建设,不仅“不虚”,而且“十分得当”。
东城工会通过职工文化建设,不仅凝聚了职工队伍,提振了创业精神,而且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推进了区域科学发展。按照东城基层工会干部自己的评价——“只要职工队伍团结了,群众心气舒畅了,比赚多少钱都更有意义。”
文化的引领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让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却决不能虚头巴脑。东城工会在设计职工文化建设时,特别注意贯彻“有影响力”、“深入职工”、“不浮夸”“三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三不搞”——凡是小众的、没有覆盖面和思想内涵的节目不搞;凡是不招职工待见、远离生活、不接地气的剧目不搞;凡是只讲排场、大呼隆、一阵风的项目不搞。
“三原则”也罢,“三不搞”也罢,说到底,就是要落在一个“实”字上。这就说明,工会要想切实做好文化建设,就必须出实招,办实事,真抓实干,让职工文化阵地实实在在发挥作用。
文化是时代的旗帜,要想将职工凝聚在“中国梦”的旗帜下,引领职工践行核心价值观,除了高扬先进文化的大旗,夯实职工文化阵地,没有别的良策。东城区工会从顶层设计入手,执着而务实推进职工文化建设,通过抓职工文化促进职工队伍凝聚,堪称一着好棋,高人一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