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午报头条 > 正文

《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 本市大医院将大幅压缩普通门诊

2014-10-15 作者:黄葵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黄葵)本市医院将按照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今后,大型医院诊疗将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主要接诊急难重症病人,大量的医生要向基层转移。昨天,本市推出《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下一步,财政、医保、价格、人才、药物等各项政策措施都要围绕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联合发力。《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影响医改全局的五大方面改革思路,包括服务体系、人事薪酬制度、补偿机制、监管体系、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首提医院不分级理念
  按服务功能定位
  《意见》提出,要建立“金字塔”型纵向医疗服务体系。韩晓芳说,过去医疗机构的管理是按区域功能划分,让老百姓在心目中认为三级就是服务功能强,越往下越差。以致把基层混同于基本,造成不少大医院30%以上的患者是去开药。“我们这次最重要的就是提出按服务功能定位,来划分分级诊疗体系,几乎没有再提三级、二级医院的概念。”韩晓芳说,这也是本市首次提出类似理念。
  大医院压缩普通门诊
  主治急难重病患
  《意见》对各医疗机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中心将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急难重症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常见病、慢性病、重症康复和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功能。
  按照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今后,大型医院诊疗将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主要看的是急难重症病人,大量的医生要向基层转移。
  社区看病报销加大
  基层药物目录调整
  韩晓芳指出,医保也必须按分级诊疗的要求,配套实施,引导患者往下走,“小病、慢病都应该在社区,医保政策也要向他倾斜”。现在本市也有所区分,大医院报销比例低,到基层报销比例会很高,这个档次、差距会越来越大,鼓励患者到基层看病。2013年将224种用于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药品纳入了社区药品医保目录报销范围,社区药品报销目录增加到1435种。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
  办康复护理机构
  《意见》同时指出,构建大型医院、专业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紧密结合、有序衔接的康复护理体系。“不仅能缓解大型医院住院难,也能改善重大疾病患者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韩晓芳说,现在大医院不注重临床的康复,病人手术完后就出院,但实际上临床康复非常重要。政府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机构。一些城区二级医院资源利用率不高,完全可直接转型,与大医院合作转为康复护理医院,也可以吸引社会资本进来转型。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