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台前的坚守与奉献——记地铁7号线东延02标项目部试验员王静
2018-02-28
作者:通讯员 刘鹏 李金伟
来源:
摆放着混凝土试块的潮湿不透光小屋和每一处钢筋、混凝土的作业现场,就是王静朝夕面对的试验环境。王静是北京住总承建的地铁7号线东延02标项目部的一名试验员。工地试验员是一项技术活,不但有复杂的脑力工作,又有琐碎繁重的力气活,但在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过程中试验员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进入地铁7号线东延02标建设的那天起,这位试验行业的“女汉子”就开始了全程无休的专心试验,现场总少不了她的身影。
辛勤奉献
一干就是20年
上午10时,在做好一组盾构浆液比重试验的间隙,王静从试验室走了出来,“盾构浆液比重1.67,合格。”第一次见面,王静娇小的模样,清脆的声音,流露出一种亲近感。
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02标共计三站三区间,横跨朝阳、通州两个区,这么大的工程体量,对于从事试验20年、参建过8个地铁项目的王静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王静说:“在结构主体施工中,光是砼试块,每天就要做五六十组,一组有3个,一个约有5斤,这样算来一天要做700多斤的试件,特别是冬季施工需要留置更多的同条件试块。这样一天连续入模、拆模、搬运、养护、试压,有时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会发抖。”试验苦,试验累,不干不知道,只有像王静这样亲自干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辛苦。
“混凝土和盾构注浆浆液配比等现场试验质量控制,均不得有任何闪失,我们试验室人员都是排班,做好全过程旁站。”王静说到工作,流露出严肃的表情,“加强监控,加大试验检测频率,按照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方法,这样才能严把质量关。”话虽简短,都是王静坚守在平凡的试验岗位上得出的宝贵经验。
精益求精
力保工程质量
地铁7号线东延02标车站均为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车站底板及底板梁的混凝土浇筑都达到了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于我们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王静凭着自己多年的试验经验在混凝土原材料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并要求试验人员预先埋设好混凝土测温线,每个侧位分上中下三个测点,分别对混凝土的表面、中间、底部的温度进行量测、记录,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时调整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措施,根据规范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差连续三天不超过20°C,且混凝土最高温度与环境最低温度不超过25°C才能停止测温。“你瞧,试验室里这些用来塑膜的上百个盒子,当时全都用上了,脚都没地方搁。”王静每做一组试验,都需要记录下试验过程以做存档,打印资料每天一个墨盒都不够。
“这样一个工程,大家都在拼命认真地干,我们这个环节更不能出错,不能拖后腿,不然我们没法交代。”凭着这股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王静带领的试验团队得到了业主的多次好评,到目前为止送检试块达5000多组,无一例不合格。
言传身教
带好青年员工
“一个人进步了,他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进步,形成合力,才能把工作做好。”王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的师傅,平时大家都叫她王姐,第一次到现场我见她亲自去铲灰,自己去拌合做试块,手上衣服上鞋子上都是混凝土。”李金伟说,“王姐干试验20年,现场苦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光从这一点我打心眼敬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成为她的徒弟。在我的个人发展上她也经常给我出谋划策,每当看见我有懒惰思想,她就会及时指正我.。”
听着徒弟夸奖,王静却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20年来,王静就这样默默无闻、一点一滴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用不懈的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