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关”护航行车安全——记北京市劳动模范、八方达大兴分公司驾驶员杜亚东
2017-01-03
作者:盛丽/文 通讯员 张世骥/摄
来源:劳动午报
14年前,杜亚东来到八方达大兴分公司,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在工作中他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乘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行业宗旨,认真开好每一班车,至今14年如一日,没有一起投诉、一次违章,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安全行车超过70万公里。十几年来,杜亚东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曾获2005年至2015年北京公交集团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2014年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和2010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坚守安全行车“三道关”
小时候,杜亚东就喜欢司机这个职业。经过层层选拔,杜亚东终于成为八方达大兴分公司的一员。“做一名合格的公交驾驶员,确保安全是首要重任。”至今,他还记得这句来公司后车队领导说的话。
多年来,杜亚东深深体会到“司机手上脚下,乘客性命攸关”。为了开好安全车,他总结出了安全行车的“三道关”,既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必须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必须磨练过硬的驾驶技能。
“不麻痹、不走神、不斗气、不违章”是杜亚东总结的行车“四不”。一次,杜亚东驾车驶到辅路。正准备进站,这时从他车左侧快速驶出一辆出租车,别入前方车道。在机动车道内就停下,正好挡在他车前方。此刻,他急忙减速,车停住时,离那辆出租车距离不足一米。虽然避免了一起追尾事故,但是车内乘客由于反应不及,许多人险些摔倒。
这次的经历后,杜亚东想:“如果因为避让不及时、减速过猛,造成乘客摔伤碰伤,如何对乘客负责?”此后,他开始特别注意重点路段的出租车,与它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之后,虽然还有多次发生过类似情况,但他都能做到判断准确、措施合理,从而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总结节油顺口溜
从事驾驶员工作后,为了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杜亚东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线路特点。
经过努力,杜亚东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安全行车公里,还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车队的优秀驾驶员,并多次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驾驶员技术能手和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虽然车流量不断增加,车队更换的新型车辆车身长度和体积不断增大,但这对于一闲下来就钻研业务的杜亚东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在杜亚东看来,一名优秀的公交车驾驶员,不仅要确保行车安全,还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节能降耗,为车队压缩运营成本。他坚持整车爱车,每次接班都提前一小时上岗,做好“十六检”工作。
有一次,在出车前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时,杜亚东发现车辆声音异常,车跑起来没劲儿,而且油耗明显上升。他及时通知保养工,一起清理空滤芯。但是车辆状况还是不理想,于是他又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在车辆保养时对喷油头进行调校。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不仅声音恢复了正常,而且油耗也降低了。
随着车型的改变,杜亚东又将节能降耗的重点转移到了操作手法上。他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学习,请教他们节油的方法。968路途经京开高速主路、西三环主路,这些路段车速较快,立交桥坡路较多,可以利用经济速度、适时滑行多节油;三环路车流量大易堵车,合理控制车速也是节油的关键;结合道路实际情况,手勤脚快,合理使用离合器,也能有效节油。最终,他总结出节油顺口溜。
出色完成重大任务
日常工作生活中,杜亚东经常热心助人,把自己的安全行车经验和节油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们,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一起提高安全行车意识和车厢服务水平,降低投诉建议量,提高乘客满意度。
车队党支部开展志愿活动时,他也总是走在最前面。在每年分公司党委开展的共产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中,作为优秀党员的他总是比其他人多承诺几项,而且对自己的每项承诺都实实在在的践行。
968路运营车出站后要经过一段狭窄不平的马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极易给运营车造成损伤。为帮助车队排忧,他主动带领车队其他党员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拉土铺路,方便运营车和社会车辆通行,尽量降低坑洼对车辆造成的损害,避免因躲避坑洼造成车辆事故的隐患发生。
而在重大活动中,杜亚东也出色的完成任务。2008年,杜亚东被选拔为奥运车队中的一员。八方达公司接到的任务是运送负责转播和采访的媒体记者团队,宾馆和比赛场馆遍布北京城,所以前期的工作量很大。
入住奥运村之前,按照要求,杜亚东和同事们要把分给他们的所有线路全部熟悉并计算时间。那些日子里,他走到哪里都会带着相关资料,从奥运会开始到残奥会结束,杜亚东基本上都是吃住在车队,到最后甚至吃住在车里。
这段时间杜亚东的家人,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和理解。奥运会开始十多天后杜亚东轮休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中只有放暑假的女儿。他还以为爱人去上班了,可女儿却说妈妈已经住院好几天了。这时,他急忙赶到医院。
爱人告诉他,因为自己高烧不退,但又查不到原因,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杜亚东心疼地问:“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妻子说:“怕你分心影响工作。”在医院里守了两天,老母亲劝他回车队,家里的事情有他们照顾,让他放心去工作。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杜亚东返回了工作岗位,为奥运会的保障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