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红英:有教无类 静待花开
2016-08-29
作者: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她的心里没有好班差班之分;她把自闭症女孩教成正常生榜样;她和家长携手,培养学生特长——
工作29年以来,昌平区城关小学语文教师邵红英一直担任班主任一职。在她的心里,没有正常学生和特殊学生之分,她就像一个园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朵花的成长。她曾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北京市中小学“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等荣誉。
“一对一”式教育让“小豆包”融入学校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城关小学的班主任都是从一年级跟到六年级毕业,然后再轮回教一年级。把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小豆包”教成遵守规矩的毕业生,班主任要付出多少心血可想而知,邵红英从教29年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创新了“一对一”式教育法,让“小豆包”尽快融入学校。
邵红英采用赏识教育,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有的一年级新生连基本生活技能都不会,她就组织学生从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写字等项目做起,等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习惯培养。
她带领学生建立起“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民主管理班级模式,班集体所有制度都由学生全员参与制定,所有评选都是民主产生,所有参赛机会均等,所有获奖都渗透全员的努力。干部确定后,班上举行授胸牌仪式,胸牌上写有职务和姓名,以便大家监督,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小干部很快就会“下岗”。
为了让队员树立责任意识,她在班里开展了“认领中队小家务”活动,节水节电员、桌椅维修员、图书管理员、财物保管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服务岗位。随后,队员主动申请,承担了学校“小小志愿者”任务,成立了红十字、快乐阅读、文明礼仪等9个社团,由做班级小主人到做学校主人翁,再到当小区好公民,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评选“好亲戚”让差班进步神速
在邵红英的眼里,没有好班差班之分。她接过一个学习、纪律在全年级排倒数的班级,科任老师一度上不了课。观察了一段时间,她巧借班里有三对表亲的特点,想出评选“好亲戚”的活动,让学生双向选择组成对子,每月评比一次。连续两次当选的对子可以被推荐为升旗手,并站在国旗下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讲述进步经历。
这个活动一推出,全班学生激动不已,每个人都去找自己信得过的同学结对子,班干部还主动找那些调皮、懒散的孩子当“亲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了不给“亲戚”扯后腿,有的互相提醒交作业、练跳绳,有的给“亲戚”听写生字、讲数学题,还有的每天谈心,总结上课表现……
不用一个学期,班级纪律稳定了,作业不用追了,学困生的“亲戚”比老师还着急……期末全班数学成绩位居年级之首,语文成绩位居年级第二,英语由倒数第二跃居正数第二,学校领导和同事无不惊叹。
曾经的厌学生当上了班干部
学生高逸鹤毕业时,最不舍的就是班主任邵老师。“别看邵老师身材不算高,但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却很高大。”
高逸鹤回忆,五年级时自己身体不好,请了几次假,学习跟不上了。爸爸天天追着给他补课,一补就是半宿,不会就瞪眼,于是自己开始厌学,经常请病假,形成恶性循环。细心的邵红英发现情况不对劲,就问逸鹤。“邵老师的举动像妈妈一样感动了我,我说出心里的秘密。老师说‘好孩子,别怕!只要把身体养好,能保证按时上学,一定能追上来。你爸爸的工作我来做!’我答应了她。”逸鹤说。
在邵红英的劝导下,逸鹤爸爸先向孩子道了歉,逸鹤也不好意思地承认了错误,两人商量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邵红英和爸爸的帮助下,逸鹤进步很快,同学推选他当了班干部。
把自闭症儿童教成正常生榜样
9月开学,邵红英满怀热情地迎来新一届学生,这次班上来了一个重度自闭症女孩雅婷,开始时让她伤透脑筋。雅婷与人交流能力差,语言有障碍,同学叫她不理不睬;上课时不是撕本子,就是自言自语,甚至唱歌或者哭泣;在校园排队乱跑,随心所欲。这样的学生该怎么教育?她暗暗叫苦。
放弃?这不是邵红英的习惯。她没有对雅婷放任自流,而是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每个学期与家长一起给雅婷制定目标。利用每天的作业本,邵红英给雅婷派任务,今天洗袜子,明天刷碗,后天墩地,从小事做起,让她有事可做,有的可写。
只要雅婷有一点进步,邵红英就会给她发红花或小奖状,画笑脸,写下“你真棒”的批语。为了促进雅婷的语言发展,邵红英每天下午抽出一节时间,把她带到办公室,教她认老师;又组成“爱心护航”团队,安排学生分组分项帮助她。
在邵红英的坚持下,雅婷慢慢有了变化,不但生活能够自理,像正常学生一样按时上课、做操、写作业,还能主动为集体擦黑板。因为她好学、字迹工整,邵红英还把她树立为其他学生的榜样,雅婷的作业本成为展览范本。如今,雅婷顺利升入昌平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二。
“家教委员会”成为带班助手
邵红英说自己取得的所有成绩,除了学校支持外,还要归功于鼎力支持她的家长们。
她每接手一个新班,都会成立班级家教委员会,请家长出谋划策,共同管理班级,家教委员由全体家长根据自身特长轮流担任。她经常把家长请进课堂,体验孩子学习的过程,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话题。
在多年坚持家访的同时,她利用短信平台、邮箱、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向家长传递教育信息,指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家长们的家教水平不一,她会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辅导。一凡的父母关系一度不和谐,她当起家庭调解主任;小鹤的家长急于求成,孩子受到惊吓,她就周末不休息,给家长做心理疏导;艺龙父亲比较急躁,有时会打孩子,她的电话成了调解热线……
沈大伟家长感慨地说:“没有邵老师,就没有大伟的今天,我们一家都感谢她。”雅婷的家长说起邵老师不住地称赞,“是邵老师让孩子有了新的生命,让我们全家看到未来。”当记者提起她的突出业绩,在岗位上信心十足的邵红英有点羞涩地笑了,“班主任就是一个良心活儿,只要精心浇灌,学生自有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