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锋自出 临危受命挽狂澜——记中建二局劳动模范、十佳道德模范高伟轩
2016-07-27
作者:记者 马超 通讯员 王鹏
来源:
上海、杭州、嘉兴、温州、烟台,5个城市,7个项目工地,串联起了他的10年青春之路。在领导眼里,他是一名可靠的“急先锋”,所到之处,定能披荆斩棘;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战友”,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局,总能运筹帷幄、扭转乾坤;在青年职工眼里,他是一位亲切的老大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就是中建二局劳动模范、十佳道德模范、上海公司烟台开发区万达项目经理高伟轩。
初战告捷展露才华
高伟轩是一名80后,2006年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出色,很快担当重任。2009年,高伟轩担任澳门人投资的桐庐励骏酒店项目生产经理。
项目距富春江只有十几米,基坑降水难度大,纯钢结构,悬挑结构35米。 “在当时的施工技术和条件下,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伟轩说。
面对业主严苛的标准,高伟轩制定了明确的高规格工作目标,随即组织项目班子带领各部门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生产一线,对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梳理,从图纸审验、施工计划编制、施工准备、质量验收等等,具体到施工生产的每一道工序、计划到每一天、责任明确到每个人,将细节管理做到极致。
计划实施以后,高伟轩并没有松懈,根据施工节点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整改。严格要求、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使工程完工质量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17级台风中显男儿本色
2013年9月,在出色完成励骏酒店阶段性施工任务后,高伟轩就任温州平阳万达广场项目部项目经理。当时只有30岁的他,接到紧急任命,从嘉兴赶往温州。由于项目位于温州南部边陲,地方保护思想严重,项目从进驻开始就遭遇了重重阻碍,工期预警不断。
上任第一天,高伟轩就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高经理,资源太少了,我们没有办法施工啊。”“高哥,这里太偏僻了,劳务队伍都不愿意进来。”“高工,我们工期已经滞后一个月了,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按节点冲出正负零的。”面对一个个大家认为的难题,高伟轩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要怕,有我在,只要人心齐,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
面对不利局面,高伟轩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项目团队,才能攻坚克难打赢硬仗,扭转项目困境,而凝聚力的形成一定需要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团队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那段时间,高伟轩成了员工心中最强大的支柱,默默地把压力和责任扛在肩头:与当地各家材料商协调,与工人日夜谈心,迅速整合劳务资源。
短短一个月时间,那些制约项目进展的困扰逐渐烟消云散。项目全员奋起直追,最终顺利按计划完成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2013年10月,菲特台风来袭。高伟轩带领同事对工人进行紧急疏导,许多工人并不了解台风的严重程度,守在宿舍迟迟不肯撤离。高伟轩急了,他一边抱起工人们的行李,一边拉起工人向安置点转移。眼看风力越来越大,工人宿舍飘摇欲坠,仍有个别工人和疏导的同事还未离开,“所有员工全部撤离!听我的!这里有我,大家快撤!”高伟轩不顾同事反对,执意自己一人留下断后。
“最后一遍检查时,我发现还有三名农民工留在现场。当时我急了,直接拉着他们就走!”高伟轩说。
晚上8点,当高伟轩带着最后三位工人回到安置点时,风力已经达到17级,24栋工人宿舍全部被台风吹垮,1850名工人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受伤。而高伟轩却被台风吹得面色苍白、近乎虚脱,工人们感激地握住高伟轩的手。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2015年9月,高伟轩再次面对重大挑战。由于烟台开发区万达项目前期设计存在缺陷,对地质困难估计不足,基坑出现变形,项目施工一筹莫展。此时公司紧急调动高伟轩前来救急。
“怎么办?基坑变形,肯定后续无法施工。”面对难题,高伟轩从问题症结入手,召集专家紧急召开方案讨论会,历经几天几夜的讨论、推翻、修改,最终敲定具有可行性的围护加固方案,并针对分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新部署。几个月时间,危机重重的项目终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在2015年度万达集团中区质量评比摘得第一名,实现了大逆转。
更让高伟轩骄傲的是,今年3月18日,烟台开发区万达项目还迎来一场由万达集团组织的盛大观摩活动,扩大了中建二局在烟台的知名度,也赢得了各施工企业的广泛赞誉。
在施工现场上不苟言笑的高伟轩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他鼓励大家,“能够扭转被动局面得到业主认可,功在大家,但总包交钥匙工程我们才刚上路,让我们共同努力,越战越勇,大家有没有信心?”同事们大声齐心呼喊“有!”
在高伟轩带动下,项目还组建了BIM团队,在中建二局范围内率先研发出“二维码视点”,创新成果不断开花结果。
硬汉柔情关爱工友
今年1月,新年前夕。高伟轩接到妻子的电话,孩子得了急性肠胃炎,焦急地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当时正值烟台开发区万达项目顶着压力确保形象进度的关键时期,高伟轩只能狠下心对妻子说:“你先带着孩子去医院,忙完我再回去。”可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忙完”呢?高伟轩也说不清。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与女儿相隔千里的项目部,他把对家人的满腔柔情化作支撑他的动力,他对项目员工说:“我们都已经或者总有一天要为人父母,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老了,希望我们的孩子看到我们奋斗的结晶,也可以灿烂地微笑,可以由衷地骄傲!”
生活中,高伟轩亲切友善,没有架子。员工普遍喜欢和他交流,心里有个憋屈,和他交流了保准心情舒畅。他一旦发现同事们的心理波动,他不数落,不埋怨,他用一杯茶、一颗心,做员工的倾听者,做同事的领路人。
项目开展“行走的爱心”公益活动他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他支持,下班后的篮球赛他也要上场比试。项目建起了有5间房的职工之家,让人羡慕不已。而这一切背后,皆源于他对这座家园最柔软的情和最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