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经理吴宝华 带领团队“巧”施工克难题
2016-02-04
作者:马超
来源:

吴宝华(右一)为发展中国家考察团讲解施工技术。
临近春节,京城的大多数建筑工地都已经放假,农民工也陆续返乡。可在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上,建设者们依然在坚守岗位,正在筹划着春节后的工程进度,在项目经理吴宝华的带领下一片繁忙。
带领团队顶着风险奋战
吴宝华很年轻,今年刚35岁。可是提起工作经历来,那可算是相当丰富。吴宝华2000年9月参加工作,参建过粤海铁路、天津轻轨、天津地铁、北京地铁6号线等工程建设,现担任北京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经理。
吴宝华一直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市政、桥梁、铁路等工程项目。2013年5月,北京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部正式成立,由吴宝华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承建一站一区间,即二里沟站、国家图书馆站至二里沟站区间的施工。
该项目要穿越正在运营中的4号线和6号线两条地铁线,隧道顶与既有区间底板净距小,为特级风险源,施工风险大。施工要穿越砂卵石层,卵石含量大,施工起来难度大。二里沟站车站结构大,有三柱四跨,结构宽为29.4米,施工风险高。此外,车站施工范围地下管线纵横交错,需保护的市政管线达数十条之多。产权单位多,施工协调复杂,改移难度大、周期长。
面对高风险和高难度施工,吴宝华并不畏惧,他带领项目职工,开拓创新,在施工生产上组织制定了“以确保工期为工作中心,以优质安全高效为工作目标,以攻克难点工序为突破口,以快速转换节点工序为关键”的施工总体布局。
如今,项目各项施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创新工法攻克施工难题
地铁施工需要确保工期,以便准时交工,保证地铁按时开通。按照传统的方法,在卵石地层内桩施工一直靠的是人工挖孔,施工安全风险极高,且进展慢。面对现状,吴宝华暗自下定决心,得想办法攻克机械成桩这个难题。
在暗挖洞桩施工中,钻桩成孔面对硬质的岩石地层和松厚的砂卵石地层时,因砂卵石地层存在渗透性大、胶结力弱、胶结差的特性,造成钻孔灌注桩钻进效率低、成孔困难,且水下浇灌砼时桩身质量不易保证。
为此,吴宝华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桩基施工队成立了技术攻坚小组,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情况多次进行技术研讨。于是,吴宝华常常深夜还守在钻机旁就成为了工地一景。他对遇到的问题认真记录,回到办公室后,网上查找资料,同小组人员研究。遇到反循环钻机用水量大的问题,吴宝华就带领攻坚小组采用大量的锯末减少泥浆的快速流失,节约水的成本。遇到塌孔的问题,吴宝华又带领攻坚小组用高密度的泥浆做护壁,增强孔壁的稳定性,减小出现垮孔的可能性。
针对卵石过大的问题,吴宝华带领团队调整钻机,增大钻杆的尺寸,过程中改型钻头就多达20多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桩的有效时间,防止意外的发生。施工中,吴宝华采用全液压式钻机,通过对钻杆转速、泥浆泵流量、钻杆提升速度等钻机参数的调节来适应不同地层地质、孔径等状况。
为了提高机械使用率,吴宝华采用叉车运输钢护筒及钢筋笼,龙门架安装,减少成桩的有效时间,保证桩身质量。
刚开始施工1.8米中桩时,13天才完成1根,吴宝华创新工法后,变成了1天一根。而1米的边桩也达到了每天2根,进度满足施工要求。
“我们成功了!”看着如今的施工进度,吴宝华在总结大会上大声宣布了结果,会场内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目前,《新型洞桩法及钢管柱施工技术研究》这一科研问题,已经报北京市科委立项,而且洞桩工法已在16号线推广使用。
研发成果全市推广使用
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提出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号召,吴宝华积极响应业主要求,与同徐工集团等其他单位联合研制出国内首例TWZ180暗挖台车,大胆尝试推行机械开挖替代人工开挖,将机械开挖的好处发挥到最大。
在业主单位一年一度工作会总结时,吴宝华表示,随着机械开挖的推进,工程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以完成1公里暗挖隧道来算,工期缩短可节约管理费至少150万元,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务费至少300万元。机械开挖减少了施工场地的占用,减少前期投资1-2千万元。机械施工安全更有保证,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安全性,并且在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隧道进尺加长,洞内运输能力成为关键因素。而在下一步进程中,吴宝华会进行机械后配套设备研究,主要是借鉴煤矿行业相关经验,以既有竖井升降设备为基础,洞内铺设轨道运输,用以提高洞内运输能力。目前这种新设备新工艺得到了市建委的充分认可,决定在全市进行推广使用。
面对纷繁复杂的施工环境,在吴宝华的带领下,项目部按照“超常规,不违规”的工作思路,通过稳中求新的方式,不断激励项目部员工积极协作、共同奋进,不断尝试新方法、不断加快工程进度,使得北京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部,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投资,不断收获更多的荣誉和效益。项目部连续两年被集团公司评为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吴宝华先后被北京市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授予“最佳生产经理”、“优秀技术骨干”等荣誉称号。
展望2016年,吴宝华说,“现在所付出的努力仅仅是个开始,相信所获得的成绩也仅仅是个开始,我将同项目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务实进取,以更饱满的姿态和热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效益,为职工谋福利,为公司创收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十六局,幸福员工,奉献中国铁建,与祖国共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