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今日人物 > 正文

与人为善 尊重身边每个人——记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著名艺术家阎肃

2016-01-12 作者:周美玉 来源:劳动午报

  如果文工团食堂做包子或者小碗蒸肉,他能惦记一上午;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跟儿子下棋要争个你高我低,看个枪战片也会大呼小叫……这是阎宇眼中的爸爸,在儿子眼中,他是一个平凡快乐的老头。另一面,他从艺65年,人生写满传奇,作品影响激励了几代人。他就是阎肃。
  每个时代都创作出让人传颂的作品
  说起阎肃,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他创作的红色经典。他主创的歌剧《江姐》和《党的女儿》,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特别是《江姐》,被誉为“中国歌剧的里程碑”、“民族艺术的瑰宝”。
  阎肃创作的一首首歌曲成为时代的旋律。三十多岁时,他写出了家喻户晓的《红梅赞》、《绣红旗》;五六十岁时,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七八十岁时,他奉献出广为传颂的《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他写的军旅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当兵前的那个晚上》等,一直唱响军营内外。搞艺术的一辈子能有一两件叫得响传得开的作品就很了不起,阎肃不但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
  阎肃还是公认的“智多星”、“点子王”,共参与策划主创了100多台国家和军队重大文艺活动。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先后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双拥晚会、青歌赛等出谋划策。从1986年开始,几乎每年除夕夜,他都是在央视演播大厅度过的,经常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始终保持着普通党员、老兵本色
  台前的阎肃,已经让人非常熟悉,幕后的他是怎样的呢?空政文工团团长张天宇评价他:“始终保持普通党员、普通一个兵的本色。”张天宇回忆:“2009年,团里创作舞蹈诗《我们的天空》需要录制画外音。考虑到阎老嗓音独特、感染力强,就请他来录。第一次,他在录音棚录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忙到凌晨。可录音合成后,发现风格类型不合适,想换个人重新录。阎老一听,毫不犹豫地说:‘一切为作品考虑,不要考虑我个人的感受,哪个合适就用哪个。’从这件小事我们就能感受到阎老的宽阔胸襟和无私品格。”
  阎肃心里始终装着组织,一辈子严格自律非常低调。提起这个,张天宇又回想起一件小事:“去年我刚当团长不久,接到阎老一个电话,他说,‘团长,跟您请个假,去参加一个研讨会……’我不由心中一震,一个老党员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不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当中吗?这就是阎老的老兵本色。”
  阎肃说过一句话:“得意时不要凌驾在组织之上,失意时不要游离于组织之外。”这么多年来,每月发工资的第一件事,他首先想到的是交党费。他获过许多荣誉,包括国家和军队的百余项大奖,还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但是他总说:“我这一辈子最看重、最珍视的是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做人最最重要的是“本分”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迅评价阎肃:“最能感受到阎老身上的‘暖’。”朱迅讲述了“温柔一脚”的事。她说,青歌赛的点评真不好干,因为不仅要点评每位选手的演唱水平,还要点评评委的打分是否公平?因为每位评委都是各自领域中的高手,所以直播过程中经常会有评委意见不和,场面很难控制。“一到快要‘着火’了,我就会在桌下给阎老‘温柔一脚’。阎老是明白人,关键时候就会挺身而出,用高人一筹的意见,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把所有尴尬化解于无形。”但这不代表他是和事佬,谁都知道,阎老的一声“喔”极富技术含量,一声“喔~喔~喔~”精准表达着他不同的立场、态度甚至是判断。
  阎肃的八十大寿是在青歌赛的点评席上度过的。那天,他在直播里告诉大家一条成功的正道:要想成功,需有“四分”——天分、勤奋、缘分、本分。“首先天分就是你必须是干这件事情的料;然后就是勤奋,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勤奋的人;缘分就是把握好机会;但最最重要的还是本分,天分、勤奋、缘分这三条加在一起也许可以让你成为大腕儿,但只有本分才能让你成为大家!”“在这‘四分’中,我清晰地读到了阎老心中的‘正’。”朱迅说。
  与人为善尊重身边每个人
  不论台前幕后是什么样的,在儿子眼中,阎肃在家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一个称职的爹。“先说爸爸怎么和人打交道。但凡爸爸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花匠、木工、烧水的、大师傅、小战士,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爸爸平时不管和谁约时间,他总是提前到,就怕让别人等。后来爸爸知名度越来越高,经常会被人认出,请他签名或合影,他都来者不拒。有一次我陪爸爸在温泉泡澡,我们爷儿俩正浑身打了浴液的时候,有两位中年人走到跟前激动地说:‘您是阎肃老师吧?能给我们签个名吗?我们赶飞机,实在等不及了!’爸爸毫不迟疑地说:‘行啊,拿笔来,哈哈,你们今儿个算是见到最彻底的阎老师了!’”阎宇说。
  阎宇说这么多年,阎肃没教过他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明星眼中的阎肃:
  北京人艺演员冯远征:“作为一个年轻点的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阎老的地方很多很多。他为人平和低调,对所从事的专业非常敬业。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辈子没有当过官,但是他完成了很多伟大的作品。”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春妮:“阎老上过我的节目,私底下非常和蔼,非常随和,是一位质朴厚道又风趣的老人。他处处替人着想,与人为善。在艺术上,阎老又是一座丰碑,一个艺术家一生能够留下一千部作品,很多作品打动了好几代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影视演员张光北:“跟阎老师认识几十年,在艺术上成就非常大,人又很谦虚。阎老当了一辈子兵,作为战士,他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年纪这么大了,依然出很多精品。”
  北京人艺演员王刚:“阎老能够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他身上的本分和正气是特别需要提倡的。这么多年,他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工作的忠诚,完全是无私的。”
  人物小档案
  阎肃,1930年生人,原名阎志扬,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军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现为空政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