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城关街道专职安全员马云峰 把隐患当成事故来抓
2015-12-25
作者:刘欣欣
来源:劳动午报
“说起来我和安监工作有着不解之缘。”马云峰是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的一名专职安全员,此前,他曾在房山区的一家危化企业从事了十多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于2010年考取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
自担任专职安全员以来,身份的转变,职能的定位,使马云峰对安全监管工作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寓监管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既是对企业的管理,也是对企业的一种服务,好的服务态度容易获得企业的接纳与理解,好的监管质量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同与支持。”马云峰说,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安全问题,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利益,也符合企业员工平安幸福的利益。
真诚沟通
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
“最重要的就是真诚沟通,向企业说明存在的隐患及危害,帮助企业整改。”今年3月,马云峰检查一家饭店时,发现这家1995年开业的老店内用电混乱,没有单独气房,后厨排水是明沟,不仅存在多项严重安全隐患,还危及周边商户。
马云峰立即找到了饭店老板,向他说明存在的隐患情况及发生事故的后果,还提出了检查处理意见。当时,老板对他的意见不能接受,还找到了村领导前来说情。
“隐患不等人,风险不能过夜,多经营一天就存在一天的风险。”意识到问题必须尽快解决,马云峰找到说情的人,把企业存在的隐患一一告知。并告诉他,如果真的是为饭店老板、员工及周边商户着想,就应该帮着督促饭店老板立即消除隐患,改善经营条件。
成功说服了说情人后,马云峰和说情人一起来到饭店,反复为老板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最终,饭店老板接受了处理意见,决定先停业,待整改完毕后再重新经营。
“检查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使企业从主要负责人到一般从业人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才是我们安全生产监管永恒的目标。”当天晚上,马云峰在工作本上写下了自己的体会。
认真倾听
助企业顺利实现达标
在今年职业卫生“双达标”工作中,马云峰的分管包片区域内有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涉及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危害环境的一线员工高达140多人。这家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非常健全,各级安全管理都比较规范,但因注册地址不在马云峰负责的辖区内,信息了解不及时,因此未向区安监局职卫科进行职业卫生申报,按程序不应在这次达标范围内。
经过安全条件普查,马云峰发现这家企业不仅安全工作做得好,而且很想通过此次评审达标。于是他主动找到企业主管领导和安全管理负责人,详细了解了近几年该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情况,并及时与区安监局职卫科取得联系,说明情况。
紧接着,他还下到企业,指导他们完善达标条件。最后,这家企业顺利地通过了职业卫生“双达标”,马云峰的主动服务意识赢得了企业领导层的认可。
分类指导
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对于不同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及特点,马云峰总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检查中,马云峰发现一家将要开业的小餐馆,便进去了解情况。这家主营小火锅的餐馆采用了电磁炉加热的方式,但电源都是地插而且没做保护,一旦遗洒上饮料等液体就会发生触电伤害。另外,由于电源线长度不够,使用了大量接线板,地面上形成明线交错。
“如果就这种现状开业,将会对前来就餐的客人构成严重安全风险。”马云峰感到事情严重,于是逐一指出存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
眼看店铺原定的开业日期越来越近,马云峰有些不放心,过了两天又来到这家店,看到现场没有任何改观。和老板沟通后,马云峰感到这家店从老板到员工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用电知识非常缺乏。
除了苦口婆心的劝导外,马云峰还请来了一位电工,为老板和店员培训用电知识。培训后,老板和员工认识到了用电的风险,对存在隐患主动地进行了整改。
“干咱们这行的,没有放松的时候,没有拍胸脯的时候,更没有做到位的时候。要没事找事、小题大做,把隐患当事故抓,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马云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