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岗社区外来务工人员严文学:残疾修鞋匠靠勤劳赢得尊重
2015-12-22
作者:张淑琴
来源:劳动午报
在云岗社区,居民们每天一大早都会看到一个紫红的脸膛,总是面带笑容的小伙子,准时来到云岗车站西边,摆开小小的修鞋摊为大家修鞋。摆摊的是一个外地残疾小伙子叫严文学,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严。小严今年40岁,陕西省陇县温水镇五星村人,从小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残疾,走路要驾着双拐。小严的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十分贫困, 1996年迫于生计来到云岗摆起修鞋摊,为居民服务至今已整整19年了。
为方便居民修鞋
他总是早早就摆上摊
刚来云岗时,他的小摊很简陋,服务项目只限于给人修鞋,找他的人并不多,生活十分艰难。小严并没有灰心,而是刻苦钻研修鞋的手艺,他还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不断摸索,学会了配钥匙、修拉锁和修伞等手艺。由于为人老实本分,手艺又好,服务态度耐心周到,小严渐渐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他修的鞋结实耐穿,而且价格合理,童叟无欺,不仅云岗的居民找他修鞋,就连云岗周边的居民听说了也都来找他修鞋。
为了方便居民们修鞋,小严的摊总是早早就摆上,最晚一个收,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有的居民活送的晚又着急穿,他就是再晚回家也要给居民修完了才走。有的老人或生活困难居民来修鞋,他只收料钱,或干脆不要钱。有的老年人拐杖头坏了找他修,他也从不收钱。19年来,他累计服务居民21万人次。
每年学雷锋活动
他的残摩总会如期而至
居民们对小严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每逢年节,谁家做了好吃的,都想着给小严送来。看他衣着单薄,就给他送来御寒的衣裳。2004年由于小区封闭,他的鞋摊需要搬迁,身有残疾的他为了难,居民们得知后纷纷赶来帮忙,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为他重新摆起一个新的鞋摊,小严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想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社区的居民。每次遇到社区干部他总是说:“虽说我是个残疾人,但我也是咱社区的一员,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请尽管说。”
每年社区举办的学雷锋活动只要说一声,他一定会自己开着残摩准时参加,义务为居民修鞋。2003年至2008年小严被光荣的推选为社区流动人口代表,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每次社区选举,他总是认真的参与,投下自己庄严的一票。
捡到8000元巨款
他苦等失主如数奉还
在社区里小严拾金不昧的好品质也是有口皆碑。2002年的一天,小严在鞋摊附近的路上发现一个信封,拾起来一看里面是厚厚的一叠钱,一数整整8000元。这些钱,他辛辛苦苦出摊两年也未必能挣到。小严靠修鞋为生,一个月的收入除去房租和日常生活开销,所剩无几。小严的母亲患有心脏病,每个月小严还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母亲买药,寄回老家,生活负担可想而知。但他一点也没有动心,他怕失主着急就等在原地,等了半天才见失主匆匆赶来,失主要给他一些钱做答谢,他笑着摇摇头拒绝了。
还有一次,一位粗心的顾客修完鞋把包落下了,小严赶紧打电话联系失主。事后失主十分感谢,因为包里除了证件和钱外还有重要的单位合同,要是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小严的勤劳,生活也越来越好。如今的他不仅收入有保障,还买了电动汽车,出行不再发愁。不久前一直单身的他在热心居民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云岗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小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严文学只是云岗地区千百个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作为一名残疾人,他自强不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广大社区居民们服务,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居民们的尊重,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