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安监局监督检查科科长顿六平:让受罚企业心服口服
2015-12-11
作者:刘欣欣
来源:劳动午报
从2005年部队转业到今天,通州安监局监督检查科科长顿六平从事安监工作整整十个年头。在这十年的安监生涯中,他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执法手段,一方面对于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该严查重罚时绝不手软。另一方面,对于存在隐患的企业,抱着为企业消除隐患、保驾护航的宗旨,帮助企业想办法整改。他保持着冷面热心的工作态度,让企业诚恳地接受批评处罚,也让企业心服口服,切实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以问题为导向
为企业消除安全隐患
在顿六平的执法检查经历中,有一件事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他对一家企业进行检查时,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反复强调,说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一线作业的工人,因此经验非常丰富。“我干了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出过生产安全事故,也绝对不会出事。”这名负责人微微眯起眼睛,右手拍着胸脯说。
然而,在这家企业扩建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防护不到位,还是发生了一起事故,造成职工重伤。在调查处理这起事故时,这名企业负责人对发生的事故感到非常内疚,也对自己以前安全意识的淡薄和不切实际的大话感到惭愧。他对顿六平说:“这起事故我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你们提出的行政处罚和整改意见,我全都接受,但是你们能帮助我整改吗?”
听了这位负责人的话,顿六平说自己感到非常欣慰。“能从事故中得到经验教训,从而改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这正是我们处理事故的目的之一。”
几天后,顿六平就组织了4名专家来到这家企业,从用电安全、机械设备防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诊断”,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帮助工厂进行整改。如今,这位企业负责人不仅转变了安全观念,还和顿六平成为了朋友,经常一起探讨安全生产方面的话题。
虽感亏欠家人
对工作仍无怨无悔
为了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安监工作,顿六平已经把家安在了通州,虽然他是一名西北汉子,说话中还带有家乡的口音,但顿六平说自己的心已经与通州的发展建设、通州安监事业的蓬勃开展紧密地相连。
他所在的科室承担着很重的执法和保障任务,并且要随时准备前往生产安全事故现场。
顿六平的女儿今年14岁了,在石景山区的一所中学读书。由于他工作在通州,女儿从幼儿园起便一直由他的岳父和岳母照顾。赶上周末或者节假日有执法任务,他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女儿一面。
那年,北京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顿六平赶到单位组织紧急检查时,接到了女儿的电话,说自己被大雨困住,想让爸爸开车去接她。同事们对他说:“这里有我们呢,您女儿还小,您就去吧。”可他摆摆手说:“雨大了可以避雨,但企业受灾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他率领同事们赶往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对企业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用电线路等进行了检查。灾后,又深入受灾企业,指导他们消除雨水引发的隐患,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防止灾害引发的二次事故。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顿六平深知亏欠女儿和家庭。“但我却从未后悔,因为这就是安监人的使命。”
一身廉洁正气
受企业主和群众尊重
在执法工作中,顿六平说经常能碰到企业主好言好语的来说情,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时,甚至有人对他说:“我愿意和您交朋友,这次您就算了吧。”
“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代表了法律,代表了安监部门。如果我今天答应了你,不对你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话,就是对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每当这时,顿六平都会皱起眉头,神情严肃的拒绝。
然而,时间长了,这非但没让企业主心怀怨恨,反倒是让他们对安监人服气、放心。“这正验证了,只有严于律己,廉洁公正,才会受到群众的尊重和爱戴。”说这话时,顿六平露出难得的笑容。
在今年的工作中,顿六平带领团队提出了以“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保障”、“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多元化执法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安保管控能力、社会维稳能力、区域保障能力、执法与服务并重”为脉络的“双核多极”式的执法工作模式。如今,通州区在全市的安监工作中已经干出了自己的特色。
十年的时间,让顿六平从一名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手”,成长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通州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