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今日人物 > 正文

张东梅:干啥都要干出名堂

2015-07-06 作者:□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来源:

  ■清扫的路段远高于检查标准,成为标杆路段
  ■当班长以身作则,一年把落后班带成优秀班
  ■她就是朝阳环卫中心一队一分队三元桥班班长、北京市劳模——
  “咱是农民出身,不论做啥,都要踏踏实实干,即使扫地,也要扫出个名堂,不然对不起这份工作。”2012年,张东梅加入环卫队伍,成为一名清扫工,不久,被升为副班长。一年后她又被派到了朝阳环卫中心一队中最难管理的一个班当班长。在她的带领下,经过一年时间,这个班获得了2014年朝阳环卫中心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今年她个人则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勤奋能干
  入行不久扫出标杆路段
  “第一天上班,她骑着三轮车清扫垃圾,我就看出来了,这人干活行!”朝阳环卫中心一队一分队分队长李玉茹回忆着对记者说,“刚入职的时候,我们还不看好她,觉得她白白净净的,以前又在超市上班,环境比我们好多了,怕她胜任不了这又苦又累的清扫工作,没想还真是个能干活的人。”
  刚到环卫队伍时,张东梅每天凌晨5点就来到岗位上,拿着笤帚,一扫就是七八个小时。手上磨出的血泡,时间久了慢慢变成厚厚的茧子;肩膀和大腿也因长时间背背篼而出现红肿、淤青,一天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
  “冬天,凌晨4点钟我们就要上工,天气非常冷,感觉眼皮都给冻住了似的,眨一下眼睛都费劲儿。”说起冬天的寒冷,张东梅仍然记忆犹新,“可这冷,主要冷在脸上,身上却早已累得大汗淋漓。”
  随着对工作逐渐熟悉,张东梅养成了随身携带抹布的习惯,路过果皮箱,就顺手擦一擦,看见地上有烟头、纸屑,立即捡起来。就这样,她负责清扫的路段远远高于业务检查标准,一直是队内的标杆路段。
  面对领导的赞扬,张东梅说从小家里人就是这么教育的。“我妈说一定得先把活儿干完了才能歇着,没有说眼睛里看着活,人却歇着的。我是干过农活的人,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张东梅说,“俺没有什么文化,能来到环卫队伍,就希望能踏踏实实的好好干下去。”
  以身作则
  落后班一年带成优秀班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14年张东梅被提为班长,在负责清扫自己责任路段的同时,还要负责全班的管理工作。如何调动全班35名职工的积极性,确保业务质量达标,成为她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元桥班是我们分队最不好管理的一个班,大部分都是老职工。其中,个别职工比较懒散,在我们分队都是出了名的。”分队长李玉茹告诉记者。
  带班之初,张东梅每天下午下班后都骑着车转他们班负责的路段,看到哪里没有清扫干净,就立即自己动手清扫。由于三元桥班负责的路段比较分散、范围广,她经常要忙到晚上10点多。
  “前一天没干完活就下班了,第二天一看,垃圾都没了,大家心里都明白,是班长帮他们清理的。”该班一名职工说,“张东梅虽然没讲大道理,但是大家感受到了她干劲儿,很快,班里懒散的作风不见了。大概不到3个月吧,不用督促,大家都能做到日产日清。”
  空降到这样一支队伍当班长,张东梅除了自己带头干活外,始终坚持公平处事的原则,在分派工作或处理问题时,一贯对事不对人,不徇私情,不讲交情。
  此外,张东梅非常注重工作方法,提倡科学管理。一方面,她积极加强与领导的联系;另一方面,她非常关心职工。既能及时把领导管理意图和布置的任务很好地传达、分配到班组每一名职工,同时还收集好每个员工反馈的信息,及时反映给领导。
  为提升作业质量,张东梅积极倾听居民对街道保洁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从源头收集垃圾,清扫街道,减少垃圾二次污染。并针对特殊时段卫生质量较差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加强保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道路保洁水平。
  此外,她还组织班内职工学习扎扫帚的方法,开展扎扫帚比赛。此举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还大大节约了工具成本。
  身为班长,张东梅在坚持严格管理的同时更懂得尊重和理解职工。平时,她非常注重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做事艺术。班内职工们都觉得她没有架子,和蔼可亲,乐意接受她的管理。
  在张东梅的带领下,这个班组很快获得了2014年朝阳环卫中心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再也不是让领导头疼的落后班了。
  乐于助人
  扶起躺地老人送医救治
  在三元桥班,大家都知道班长张东梅是一个热心肠,谁有了困难她都会伸把手。职工付师傅在清理树挂的时候,从车上摔了下来,脚部粉碎性骨折。当时付师傅身上都没带钱,张东梅也没带钱,于是她立即打电话给开出租车的爱人,让他带着钱赶来,带着付师傅到医院看病。之后,每两周一次的复查,都是张东梅的爱人免费接送。
  除了对自己班组内的人关怀备至外,对陌生人,她也热心帮助。去年4月的一天,她正在清理小广告,只听“咣当”一声,她回身一看,马路对面一位老人正躺在地上。她马上跑了过去,把老人扶了起来。
  “老人70多岁,起来后说自己没事,可我不敢让她走,当时,就她一个人,万一再出事儿怎么办?”随后,张东梅打车带着老人赶往最近的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后又亲自将老人送回家中。第二天,她给老人打电话询问其身体情况。几天后,她亲自登门看望,老人和家属都感动不已。
  还有一次,一位中年男子到分队应聘,张东梅事先把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给对方说得清清楚楚,对方表示自己完全能胜任,没有任何问题。不料,该男子上路开始工作半小时后,就因体力不支,左腿抽筋坐在了路边。张东梅得知情况后,一边耐心安慰他,一边自费打车将他送回住处,还自掏腰包送他100元钱作为回老家的路费。回到老家后,这名男子立即给张东梅打来电话,感谢她的付出和帮助。
  亏欠家庭
  女儿笑说她不是亲妈
  平时工作忙,家里的事情张东梅根本顾不上。逢年过节,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可她却在工作岗位上。上初中的女儿,饮食起居全都是丈夫负责,年迈的父母她也没有时间照看。当看到家人期盼而又失望的眼神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女儿有时候还开玩笑的说,你是我亲妈吗?什么都不管,都让我爸管。”张东梅说,每每这时,她感觉自己真的有愧:愧对父母,没有时间在他们膝下承欢尽孝;愧对爱人,把所有的家庭重担都放在丈夫的肩上;愧对女儿,没有让她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今年,她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听到女儿说“这也值了”的时候,张东梅眼眶泛起了泪光。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