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 随心而为
“我教的英语不是面向高考,而是超越高考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汪艳所教的学生,都会真正爱上英语,并自觉去学习,而她也在素质教育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到今天。
但回想当初,初执教鞭的她,也曾面临很多压力。
那时,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学生们唱歌、跳舞。“孩子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可是月考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却不理想。”汪艳说,这时候,大家也都在质疑她的教学方式。
年轻的她,也很苦恼,一个人躲在楼道里掉眼泪。校长看到了,把她叫到一边,询问原因。没想到,她的教育理念竟然得到了校长的支持。
此时,她又开始反思了自己,“有点过了”,汪艳坦言,“但这个路子是对的。我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如果一开始就强调压力,他们只会感到恐惧。但还是应该按照教育规律来,要加强读写。”自此之后,她开始尝试使用教材的话题,但是自己填充进全新的内容来讲课。
“我会做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教学内容。比如科技班的学生,他们对科技创新感兴趣,我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也会增加人文方面的东西,教授美学,印象派、抽象派等。他们对京剧没有兴趣,但这是中国的文化,我也会教。”汪艳说。
坚守 随爱而行
“老师是一个以爱育爱的职业,而且这种爱是需要守望的。”汪艳说。
汪艳说,“我认为,教育就是农耕,学校就是土壤,老师的爱是阳光和雨露,爱是需要等待的,这个过程很重要,爱是可以影响学生的,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狂风暴雨,要慢慢体会他们的成长。”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她的这种投入,她也收获了来自学生们最强大的支持。
看过《死亡诗社》的人肯定会被电影的结尾所感动:基廷老师被开除了,走的时候,他的学生们都站到桌子上送他。或许大家可能觉得这种感动只会出现在电影里。然而,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了汪艳的课堂上。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