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今日人物 > 正文

肖双全:“我的事业在工地”

2014-08-15 作者:首席记者 边磊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重施工质量  自己订立的标准比设计规范还高

  ■重施工安全  设计的安全带可随钢丝绳滑动安全又方便

  ■重精细管理  对多个施工环节进行改造节省近一半开支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市政路桥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项目经理


  “我的事业在工地。既然路桥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我会努力来展示自己……”面对记者的采访,肖双全的话朴实中透着坚定。今年38岁的他,已经干了三年项目经理。这些年,由于表现优异,他分别荣获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十大标兵、北京路桥集团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轨道交通等多项大奖,其中昌八联络线工程还被评为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重质量
  自立标准高于设计规范


  有一件事,肖双全至今记忆犹新。

  2010年6月1日,一场大雨席卷了北京城。那会儿,他在做地铁10号线玉泉营站(二期)的工程,刚刚挖完一个长220米,宽23米,高17米的基坑。

  他赶到工地时,基坑周边都被雨水浸没,路上的水最深处已经齐腰了。幸好项目部提前做了两口降水井,也提前备好了水泵、水路等,雨后不到两个小时,周边就露出了地面。

  尽管是严格按照工程规范来挖基坑和制作挡水墙的,他和同事们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雨水流入基坑,大量存水,后果不堪设想。这是肖双全任项目经理后的第一个工程,也是他从中铁集团调入北京市政路桥后第一次独立做工程。

  此后,肖双全为自己再承接的工程立了个规矩,自定标准要高于工程规范。

  后来,在他们承建的地铁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育知路站工程中,由于工地紧邻十三排干(回龙观河)七里渠段,十三排干是昌平区温榆河以南八达岭高速公路以东地区的一条主要干渠,全长约4.8公里,流域面积为4.6平方公里,为此他把挡水墙提高了七八十厘米。他还给项目部每人配备对讲机、分体式雨衣、齐腰水靴和手电等,方便去现场指挥。那一年正赶上“7·21”特大自然灾害,雨虽大,可他的工地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是整个昌八线防汛工作做得最好的工地。

  保安全
  获得施工安全防护专利


  肖双全说,我喜欢这个工作,是把工作当做事业干,所以才要更用心。

  2009年底,从中铁集团正式调入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后,肖双全开始在新的平台上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先后参与了地铁十号线一期12标工程、地铁9号线04标工程、十号线二期玉泉营(现改名为纪家庙)车站工程,以及昌平线与地铁8号线联络线等工程。在他独立担任项目经理期间,连续两年被北京市建委评选为“绿色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今年38岁的他,干项目经理三年了。

  干工程,安全和质量是重中之重。多年来接触了大量路桥工程,肖双全对基坑安全防护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在地铁玉泉路站施工中,他发明了使用新型专利——GAS—7系列,即基坑钢丝绳安全防护体系。就是在基坑周边用钢丝绳固定,工人干活时,安全带随着钢丝绳滑动,既安全又方便。

  这项新技术投资不高,一个基坑只有20余万元,但安全可靠,后来他们在昌八线工程中正式应用,效果很好。2013年,肖双全还专门申请了国家专利。他说他希望更多的工地能应用这项技术。

  精管理
  小改小造节省近半开支


  昌八线工程使用钢筋总量约两万多吨,每天工地上存放的就有几百吨。为了避免淋雨生锈,他们制作了移动式伸缩钢筋加工棚。当进出料时,移动棚移开,以钢筋摆放,吊入钢筋后再移回来,方便可靠。

  现场文明施工,如清扫卫生等,过去一般是找劳务队,半天下来一个工要付200元,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人员还不好调动。肖双全就直接去劳务公司找人,成立了项目部文明施工小分队,由项目部直接管理。这些人是按小时发工资,一个工程下来,比原来的方式省下一半的开支。通过小改小革和精细化管理,他承建的昌八联络线育知路车站工程,实现了人均500万产值的目标。

  重事业
  让爱人弃铁饭碗来京


  肖双全喜欢考察现场,很多事情可以在现场解决。在昌八线育知路车站施工中,施工桥梁606米、20跨、共有支座143个。施工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盯在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作业。每逢大雨天等特殊天气里,他都去现场,一边指挥一边与工人们一起抢险。

  因为精通项目管理、地铁隧道、盾构、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被北京路桥集团作为专业人才引进,2009年肖双全来到北京参加地铁施工建设任务。为了安心工作,他让爱人辞掉了在重庆的英语教师工作,和他一起工作在十号线二期工地。至今,他们还在租房子住。

  2013年的年三十,肖双全请工人们吃完年饭,转完工地,夜里两点多,他搭上朋友的车,坐了十多个小时,赶回了甘肃老家,看望70多岁的父母,初三晚上又赶了回来。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