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诚实守信就是要对得起消费者”——记北京利民恒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莉华

2018-01-09 作者:盛丽 来源:

 
  张莉华出生在京郊农村——房山霞云岭。以前,她还是政府公务员时就时常下乡和农民接触,当时她发现这个儿时以果皮干为零食的地方,天然的资源并没有被利用开发。一个念头在她的头脑中产生,要帮助乡亲们把“金子”捡起来,让消费者在餐桌上吃到放心的食品。
  2005年,张莉华辞去公务员的职务,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利民恒华”。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做有机蔬菜,她请来专家给农民讲课,采用定制生产订单收购。但因为有机蔬菜滞销,导致第一个项目失败。“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知度不够高,仅凭自己一个小小的公司没有实力扭转。”张莉华决定再寻新的契机,随后她建议改种有机扁桃。但因为没经过“小试”,她引进的大批扁桃树种几乎都死掉了,第二个项目又以失败告终。
  两次失败让张莉华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经过几个日夜的思考之后,她坚定了“做放心食品”的决心,决定重整旗鼓。“农民手中有很多优质农产品,我要搭建一个平台,注册商标,统一标识,把它们推出去。” 这一次她成功了,仅用了一年时间,张莉华就让公司扭亏为盈。
  此后6年间,为了保证农民利益最大化,利民恒华通过订单收购、保护价收购模式,平均每年收购杂粮类、果蔬类、食用菌、肉禽制品等原材料2500余吨,每年多支付运营成本200余万元,让合作的农户充分获益。
  2013年,张莉华觉察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团购市场正在萎缩;另一方面,考虑到长远发展且不被轻易复制,她认定应该有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于是,她决定转型,但却再次经历惨败。
  坚持做放心食品的张莉华没有被击倒,她决心要将儿时记忆最深的老北京炸酱面重新送上老百姓的餐桌,同时开发相关的食品链。在寻找“酱文化”的道路上,从民间配方到宫廷配方,张莉华废寝忘食地“找方子”,终于找到了“老北京的味道”。
  进入研发环节,从原料产地的选择开始,每一环,张莉华都一丝不苟。皇城御酱、“皇城货郎”老北京炸酱、皇京小吃等5个系列百余种美食产品相继研发成功,获得了7项实用专利授权,打造成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坚守诚信,张莉华毫不手软。有一次车间主任为了降低成本,私自调了一个配方,减少了牛肉酱中牛肉的投放比例,她直接开除这个主任。还有一次,一锅酱的盐放多了一点儿,整锅酱被张莉华直接废掉。
  “诚实守信就是要对得起消费者,说原生态就是原生态,说没有添加就是没添加。”十余年来,张莉华的生产基地规模已扩大到3000亩,年产量突破了4500吨,辐射带动1500户农民就业增收。她的企业跻身于京郊知名企业行列,她也荣获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诸多殊荣。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