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她珍视这个“为生命送行”的职业——记北京大兴殡仪馆礼仪组员工卫艳茹

2016-12-13 作者:盛丽/文 通讯员 任晓宇/摄 来源:

  11月1日至3日,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两个职业的决赛正在进行。全市共有来自各区的40多家殡葬服务单位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的818名选手参加了大赛。最终,来自北京大兴殡仪馆礼仪组的员工卫艳茹夺得全市殡仪服务员职业第二名。
  2007年,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系毕业后,卫艳茹来到大兴殡仪馆工作,这一干就是9年。司仪、主持、引导员、骨灰堂服务员……9年来,她干过很多岗位。在实习时,她还做过遗体火化、整容等工作。
  聊到当初选择殡葬专业时,卫艳茹也面临过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只有爷爷支持她。“爷爷说,我们体面地送走逝者,是积德行善。”卫艳茹回忆。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她把这个“为生命送行”的职业当成了她“敬畏生命”的舞台,当成了一种事业来追求。
  在专业上,卫艳茹始终不懈怠。大学毕业时,她已经考取了殡仪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2009年通过了高级殡仪服务员考试,2015年通过了技师考试。
      经过多次与同事沟通探讨,翻阅书籍材料,2011年她所参与撰写的《创新殡仪文化载体》一文荣获“民政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得到相关专家评委的肯定与认可。
  卫艳茹觉得对于殡葬行业的服务人员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用真诚和耐心去抚慰每一位逝者家属,缓解他们悲伤的情绪。一次,她为一个40多岁的男性逝者主持告别仪式。仪式结束后,逝者的母亲拄着拐棍深深地给卫艳茹鞠了一躬。
  “自己不过是在老人悲痛时递了杯热水、几张纸巾,为她放了一把椅子让她坐下来平复心情。”回想自己做了什么时,卫艳茹说,“逝者头上有伤,殡仪馆用鲜花做了巧妙的布置,遮掩住了伤口。”
  因为遗体冷藏过,虽说化妆时已擦拭过,但卫艳茹还是用毛巾细心擦拭了逝者的面庞,避免有凝水现象出现。“这些微小的举动,家属看在眼里,会觉得你真的用心服务了。”卫艳茹说。
  卫艳茹认为,殡葬工作不仅仅是送别逝者有尊严地离开,更是需要帮助那些活着的人重新开始。几年前,一次接待逝者家属的经历,让她对工作有了全新的思考。
  “那是一对年轻父母,怀中的孩子才刚满月,就像是睡着了……”身为一位母亲,卫艳茹最看不得孩子受罪,可当时在面前的却是襁褓中离去的婴儿。“这份悲伤实在太过沉重。”自那时起,卫艳茹便设想能有一个专属于儿童的骨灰寄存场所。
  “用我周到的服务,为生命送出最后一程,即便再苦再累,再多一些委屈,也愿意一直走下去。”卫艳茹总结道。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