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用心细心创新打造优质服务——记北京市模范集体、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会议运营部

2016-05-23 作者:周美玉 来源:

 
  在五年的时间里,4000多个会议、500多万参会代表的接待中,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会议运营部300多名职工不断学习、总结、改进、创新,高效的执行能力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为了服务好每个盛会,一场会议下来,他们中有的瘦了30斤,有的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用心、细心而又创新的服务,赢得了各方的赞赏。2015年,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会议运营部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
  APEC会议
  每天步行3万步协调
  自开业以来,国家会议中心承接级别最高的会议当属APEC领导人会议周。“国家会议中心第一次接待这么隆重的会议,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领导人参加,非常有挑战。”会议运营部协调部经理赵欣坦言。
  从会议开始前三个月,运营部大部分人员就没有回家,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包括人员培训、接待方案调整,力求以最完美的状态服务好会议。“小到一间会议室的摆台,从开始到最后定型,期间都要来回改动三四十次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赵欣说。
  会议协调的人员更是“长”在了前来视察的中办和国办人员身边,进行上传下达。4名协调经理平均每人每天行走3万步、接听电话200余个,共同对接近百位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会议中心横跨500米,上下四层楼,有一名协调经理体重120斤左右,到会议结束后,瘦成了90斤。”赵欣介绍。
  迅速“瘦身”的这名职工正是会议运营部协调部副经理尹媛媛。会议前三个月到会议结束,她都没回过家,从早上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每天都是如此。
  会议上的糖艺和面塑也成为了亮点。做糖艺的吴乡雨和做面塑的巩竞争师傅,两人每天工作18小时左右,每个人做了近千件工艺品,成为各路嘉宾的收藏品。
  职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APEC会议的成功有目共睹,而这背后离不开会议和餐饮服务的保障工作,得到参会代表和组委会的高度赞扬,TOP-VIP服务受到中筹委、外交部及北京市各级领导肯定。
  搜集信息
  紧扣会议主题点亮会场
  除了服务细致、周到,会议运营部的创新尝试更是举不胜数。这个追求务实又不落俗套的团队,曾经将展厅化身为创意空间,演绎了一场关于圣诞的4D盛宴,也曾经在厨房举办过以“kitchen style”为主题的反奢华晚宴,为客户带去了颠覆性的体验。
  为保证大型活动的成功,会议运营部会在筹备过程中召开多次协调会,沟通及时、高效。此外,为使活动效果表现尽善尽美,他们竭尽全力展现创意设计。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记者招待酒会的现场,用巧克力按照1∶1比例制作的老式摄像机、可以吃的“胶片”、场记板式样的酒水单等都获得国内外嘉宾的赞赏。
  “我们会事先了解整个会议信息,了解会议主题。比如世界田径锦标赛是8月30日举办闭幕晚宴,会议运营部在8月14日接到的任务,时间很紧张,部门启动了应急预案,进入了备战状态。经过运营部餐饮创意和研发团队的策划,最后把运动场和跑道搬到了晚宴上。那是一个宽11米,长17米的微缩跑道,给运动员希望、耐力的跑道,有一起冲刺和喝彩的感觉。
  会议运营部职工的用心得到了肯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和世界田联主席对晚宴大加赞赏,他们说有身临奇境的感觉。还有的外国记者在跑道上跑了两圈,很多外国运动员也在跑道上合影。
  责任到人
  五年无食品安全事故
  2011年,国家会议中心通过了ISO22000和HACCP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通过这两个认证的会议中心。2014年,对已确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体的适用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完成IS22000暨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再认证工作。
  国家会议中心厨房区域总面积共7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厨房5000平方米,1至3层配有面积合理的出品厨房。厨房实行门禁管理,配有食品运送专用梯,相关人员持卡并运送食物时才可乘坐。为了保证食物质量,食材入库后所有蛋类要进入专门鸡蛋清洗房,而蔬菜肉类也要抽检送进食品检验室,待检查完毕后,根据各个厨房的分工不同,分别送入水果、蔬菜、海鲜、肉类加工间等,经过择菜、清洗等步骤后,再送入相应厨房。
  在食品安全方面,会议运营部严格遵守HACCP的卫生操作规范,各环节严格检查、责任到人、环环相扣、问题追溯。几年来,国家会议中心食品安全检验合格率、添加剂使用合格率及餐具ATP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实现五年运营无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厨房本着“零库存”来运作,当天吃的当天全部消耗,这样保证了食品安全,也节约了成本。据赵欣介绍,如果接待的是会议,主办方会提供具体人数,当天厨房进的食品总量比较好控制。如果是展会,人数不好控制,需要有经验的厨房师傅每次根据展览结构和看展人群,估算有多少人吃饭。估算的越准确,越会使成本应用得恰到好处。这种厨房和采购的顺畅衔接,每年可使会议中心节省大量资金。
钻研菜品
可与五星级酒店媲美
  国家会议中心会议运营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步打响国家会议中心的餐饮品牌,打破了业内固有的“会议中心难以提供餐饮”的思维模式。“会议用餐的菜品可以和五星级酒店媲美。”赵欣自信地说。
  对于会议型餐饮,运营部从菜品质量和口味上保证最好。“首先根据客户来自的地区,从口味上调配菜品。比如欧美客人多,自助餐会多准备一些欧美人常吃的菜品,也搭配传统北京的特色食品。”赵欣说:“这样让客人能吃到家乡熟悉的口味,还能品尝到有北京特色的菜。
  会议运营部下设的菜品研发小组,充分结合会展业餐饮模式,不断改进和研发新菜肴,打造融合中西文化的特色美食,从视觉、嗅觉、味觉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会议餐饮体验。
  中餐主厨陈宝明师傅,在中餐行业工作三四十年,有扎实的基础,同时又思想创新、爱钻研。他所领导下的菜品研发小组不断尝试菜品的组合和更新,在食品的用料也非常讲究。
  菜品研发小组每个月推出一到两个新的菜品,通过内部试餐,取得认可后,再调整到宴会的菜单里。“经常买一些美食杂志去看,获悉当下餐饮流行的原素是什么。另外,注重养生,我们所有菜单都用养生的做法。并且讲究营养学的搭配,不像以前餐饮上常常出现的的大鱼大肉和海鲜,而且用的保证是有机材料。”陈宝明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