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度城区水流的“大军师”——记市城市河湖管理处水流科科长杨大为
2016-02-19
作者:孙艳
来源:
在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有位公认的“能人”,他既是运筹帷幄、合理调度城区水流的“大军师”,又是精通业务、精确掌控河湖排蓄的“大管家”,他就是河湖处水流科科长杨大为。
巧规划
北护城河地表水驰援二道沟
2014年春天,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国华热电厂关停,长安街最后一根大烟囱熄火。”看到这儿您会想,这国华热电厂关停和河湖管理处有什么关系啊?原来,这些年,国华电厂一直从城市河湖取水,并通过二道沟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冷却、节水、改善水环境一举三得。
现如今电厂关停,二道沟没了循环水源,河道环境开始恶化,情况得不到改善,市民反映不断,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务之急是给二道沟引入新的水源。一个个方案在杨大为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用以前的泵站循环取水?费用太高。加大再生水补给?管线能力不够。
眼前这张城市河湖现状图,上面纵横交错着124公里河道、109座闸坝,杨大为看了它无数遍,对每座闸坝、每条河流的数据了如指掌。忽然,杨大为炯炯有神的双眼盯住了几条鲜有人问津的水渠,心中良策渐生,解决问题的玄机已经明了,20余里的输水渠道摆出一字长蛇阵,由西北向东南绵延开来。
2014年的4月23日午后,朝阳区金台路暗沟出口旁,河湖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耐心等待着。按照杨大为规划的输水路线,这里是二道沟上游的最后一个关口。“来了!”大家一听,齐刷刷地看过去。暗沟出口,淙淙流水刚一露面,所到之处顿时泛起鳞光,水流朝下游蔓延而去。
有了循环水源,二道沟水环境迅速得到改善,可这水是从哪来的呢?是北护城河!北护城河的地表水通过刚投入运行的造纸厂闸,经亮马河、400米的工体明渠、4000米的工体暗沟,一路到达金台路暗沟出口,为二道沟提供了优质水源。
看似简单的一条线路,其实这里蕴含着大智慧,不仅涉及多家单位的多条河道,协调复杂,而且部分渠道几十年来从未使用过,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若不是杨大为强大的业务能力和多年扎实的经验支撑,水流又怎能乖乖听从“军令”驰援二道沟呢?
精打算
一场雨拦蓄雨洪40多万方
杨大为不但脑子里有个资料库,心中还有个大算盘。作为掌握河湖排蓄的“大管家”,他那合理配水和高效用水的算盘就一刻不曾停歇过。
2014年7月中旬,城市河湖迎来了一场强降雨,大雨在午夜过后势不可挡地奔向京城。“杨科,通知玉渊潭出口提闸吧?把水放下去!”“马上打电话通知。”杨大为一声令下,“提玉渊潭进口闸,利用东西湖蓄滞洪水。”“啊?!进口闸?”“对!你没听错,是进口闸!”他抬起头,不禁被同事疑惑的表情逗笑了。“照现在的雨势,虽然河道水位还比较高,但也该是拦蓄尾水的时候了,把水存进玉渊潭湖里,留作今后利用,这也是宝贵的资源啊,快打电话吧。”这通恰到好处的电话,一下子让城市河湖拦蓄雨洪40多万方。像这样,不仅排走多余的水,还要优化有限的水资源,正是杨大为每天操心的事。
如今南水北调水流进京,城市河湖获得了优质水源,杨大为的算盘就打得更紧了,因为他深知每一滴水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