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职工子女高考座谈会坚持12年——记南苑医院工会主席杨淑贤

2016-02-17 作者:赵新政 来源:

  “阿姨好!您不认识我了吧!我是小周,今年读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父亲是杨大夫。”丰台区南苑医院工会主席杨淑贤一进门诊大楼,一个小伙子便近前与她打招呼。
  “您记不清了!当时,是您给我们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开座谈会,还给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发一个行李箱。我现在还用着它呢!”听小周把话说完,她想了起来,这孩子考的是北京工业大学。
  杨淑贤数了数,从2004年至今,她连续操办过12场高考座谈会,送走56个考上大学本科的职工子女。
  之所以办这样的座谈会,是因为2003年担任工会主席时,她回想起自家孩子的求学经历、家长那种心态,觉得在高考、中考这种节骨眼儿上,职工们肯定想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于是,在第二年的8月,她召开了全院第一次职工子女高考座谈会。
  当年,全院有6个孩子参加高考,其中,3人考上了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座谈中,对于如何陪伴孩子,有个同学说,家长不必为高考打乱自己的生活秩序。如果父母一年时间都不敢看电视了、没娱乐了,或者在孩子学习时总是悄悄来到身边送上一个削好的苹果,然后,蹑手蹑脚地离去,那反而不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还有人建议偏科的学生一定要纠正,否则,综合成绩上不去。对于作文,如果不知如何写,平时就多读一些《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那里有短文章、知识面比较宽,能开阔思路……
  这样一交流,孩子和家长都觉得收获颇丰。有个同学把英语补上后,考上了一本。有个同学上了三本线但没报志愿,后来补也没补上,等到补报大专志愿时又过了时间,成了落榜生。第二年,大学帮着报,上了一个大专。
  “每个孩子的成绩不一样、处事的方式方法与能力有差别,所以,家长不能一味听孩子的。当然,孩子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学,一定要听孩子的意见。”杨淑贤说,现在,座谈会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中考。“每年高考前后,不用工会找,家长就会主动找工会来。”
  去年,一位职工退休收拾行李时特意把工会10多年前给她颁发的荣誉证书珍藏起来。证书上写:纪××同志教子有方,医院工会授予您“光荣母亲”称号。
  “我这辈子没获得过证书,就工会这一个,得保存好!”员工开玩笑说,而杨淑贤认为,这不仅是员工对荣誉的珍视,也会让孩子对父母更加敬重。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