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轶现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化学特级教师。2011年,为了实践真正素质教育的梦想,年近50岁的他放弃在昆明安逸的生活,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北京,重新开始奋斗。3年来,他每天6时40分进校,7时开始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9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然后继续工作3个小时。
带学生一起探索科学实验夏令营、走进“翱翔计划”高校科研实验室、参与全国首个萃智教程的开发……绝大多数节假日,何文轶都用来加班,带着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为了完成学校的紧急任务,他还经常在电脑前工作至凌晨。一年365天,大约有330天在工作,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到5个小时。
他不但使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一路上升,还挑起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的重担,带领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获得骄人的成绩。他指导学生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7个一等奖,23个二等奖和9个专项奖,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一名学生获得“北京市市长奖”,并成功申报金鹏科技团,实现了丰台区科技创新教育新的突破。
以前的同事不理解他为何这么拼命,他却很坦然:十二中很多领导和老师都是这样,不拼命,学生成绩出不来;不奋斗,学校发展上不去,“我是党员,更要起到带头作用。”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