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燕,传说是一种用自己吐出的鲜血和着挑选的海藻、贝壳等材料垒巢的鸟,对垒造自己的巢尽心尽力,丝毫不马虎。在前不久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世界十大建筑之首的——国家体育场建设工地上,被推荐为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就像只血燕一样,日夜在工地上操劳,呕心沥血,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设计大师的设计意图从图纸上演绎的线条艺术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筑就“鸟巢”钢筋铁骨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工程因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和特殊的结构造型,一举成为国际关注度最高的奥运工程项目,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
2003年,在鸟巢工程开工之时,曾经从事过建筑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和科技开发管理等不同工作的李久林,作为技术中坚力量加入到“鸟巢”工程建设大军中。到工地后,这个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设计经验的小伙子,也被鸟巢那超前的设计和艰难的施工难度所震撼,但是李久林没有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像血燕一样精心地筑巢,用心地去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解决施工遇到的技术瓶颈。
“鸟巢”的用钢量很大,而且很特殊。在“鸟巢”开工之初,李久林就从厚板试生产加工、焊接性试验研究、厚板焊接工艺评定及国家体育场厚板焊接应用研究等四方面入手,对厚板焊接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为舞阳钢铁厂提供了指导性的轧制方案。2005年7月,为“鸟巢”准备的110毫米厚的钢板经过舞阳钢厂的反复实验,轧制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400吨钢材成为了“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一部分。
勾勒“鸟巢”建筑造型
鸟巢外围钢结构由巨形弯扭构件编织而成,内部混凝土结构由倾斜、旋转角度各异的斜(扭)柱以及斜梁组成异形框架结构。将这种特异的设计造型变成建筑实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外围还存在大量跨3至4层超高斜(扭)柱,最大斜长达21米,且倾斜角度很大,采用常规模架形式极难实现,而且对于如此超长、斜度大、长细比大、配筋密集的斜扭柱,其钢筋骨架连接固定、混凝土浇筑难度极大,钢结构工程由48榀拉通或基本拉通的门式钢架围绕碗形混凝土看台旋转而成。设计采用的高强厚钢板国外此强度级别的钢材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其焊接性能较好,但其部分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110毫米厚板焊接无应用先例,且加工制作、现场安装单位均无成熟的施工经验可借鉴。
为了实现“鸟巢”的建筑造型,其顶面主主、主次结构连接节点均为多向微扭空间节点,其立面次结构及组合柱顶部弯扭段大量采用了不规则空间弯扭(无准确的曲线函数)的箱型构件,结构复杂多变、规律性少。工程所有钢构件连接全部为焊接节点,且存在铸钢件的焊接多种形式,以及平焊、立焊、仰焊、高空焊接、冬季焊接等多种焊接工况,厚板焊接熔敷量大,温度控制和劳动强度要求高,焊缝外观、内在质量、焊缝等级要求高,焊接作业十分困难。
针对国家体育场工程设计的复杂性、挑战性、建造上的世界难题,李久林组织并调动包括科研单位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成立六个攻关小组分别对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大体积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大型体育场工程测量控制技术、超高矩形钢管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斜(扭)柱施工工艺、高大空间综合支撑架体研究与应用等6项子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他们研制出的钢焊接技术、超长空转基础桩施工技术等数十项技术应用到工程施工后,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施工的难题,满足了“鸟巢”工程的施工生产、技术标准需求,且施工质量一次达到优良。李久林这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举措,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国家规范、规程等标准不能满足“鸟巢”钢结构施工验收的特殊难题。
施工图纸两万多张
“鸟巢”这个工程与其他工程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设计师追求的是杂乱无序、浑然天成的建筑结构造型,他们只是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造型,甚至是一条条曲线,这种曲线不是用一些数字函数就能够表现出来的,只能采用函数曲线去描出来。
李久林是这样描述“鸟巢”工程。“鸟巢”工程需要工程总承包商来完成大量深化设计,按照设计师给的图纸工人们是无法施工的,必须拿出可用于施工的细化图纸,在鸟巢工程中李久林就设计了施工图纸多达2万多张!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鸟巢”的外部全部是钢混结构,就像小鸟筑巢一样,建设者们要把一根根钢架严丝合缝地对接起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李久林制定了一系列的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和工程验收标准,确保鸟巢的每一个分项工程100%达到设计标准。施工中,他加强对工程材料、施工人员和焊接质量的管理,实行挂牌实名制,把钢材的产地、加工时间、焊接时间、施工人员等清晰地写在上面,这样检查人员马上能够追溯到鸟巢每一个工件的生产厂家、加工地、焊接工和焊接时间和每一条焊缝的焊接工人。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鸟巢工程设计超前,很多项目国家没有相应的验收规范和施工标准。为解决这一难题,李久林带领现场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完成了钢结构、膜结构等多项质量技术验收标准工作,共编写了总字数达近百万字的3个验收标准、3个管理规章制度和1个工作手册,不仅为确保钢结构施工提供了关键技术保证,而且完善和充实了国内相关规范标准。他组织编写的《Q460高强特厚板焊接工法》、《矩形钢管永久模板混凝土斜扭柱施工工法》、《大跨度马鞍型钢结构支撑卸载工法》等6项工法被评为北京市级工法,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重大节点24小时待命
李久林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清晨上班之前,要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巨大的“鸟巢”里转上一转,以了解工程进展和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设“鸟巢”的工作中,李久林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去年鸟巢钢结构合龙和卸载的重要节点,整夜不合眼也不觉得困。他说:“在‘鸟巢’工地上我们是24小时待命,也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
作为总工程师的李久林,本来每周他可以两天回一次家,可是一忙起来,就忘了下班的时间,最后就干脆住在工地上。回家对于他来说,则是一次把换洗的衣服送到家中洗涤的一项动作。家在他的眼中,就像流动的旅馆,工地则是自己的家。李久林风趣地说:“我以前在机关工作的时候,下班不回家了就要给爱人打个电话,现在到‘鸟巢’工作后,而是什么时候有空能回家吃饭了,才会跟她打声招呼。”让李久林欣慰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妻子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而没有怨言……
4月10日,国家体育场14000平方米的塑胶跑道铺设工作全部完成,4月15日完成跑道的画线。这标志着“鸟巢”工程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4月18日“好运北京”赛事的到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比一天临近,鸟巢工程建设也一天比一天紧张,忙碌的建设者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示出他们的伟大、勇敢和可敬。李久林和众多的建设者一样,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和艰辛的劳动努力建设一个个质量过硬、设计一流的体育场馆,都在全力以赴地为成功地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尽一份力量。李久林和他的同事一样,最想看到的就是各国运动员们能够不断地从自己建设的体育场内打破一项项世界纪录,创造出更好的体育成绩!何慷民 刘时新/文 黎方益/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