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5-18
作者:
来源:
全国工人先锋号
北京新机场工程项目总承包部
一年时间荒地上拔起五座指廊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朱明海/摄
在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中,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旅客航站楼及综合换乘中心(指廊)工程,由东南、中南、西南三座长达411米的指廊和东北、西北两座长298米的指廊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2016年3月15日,北京建工集团调集旗下土建、安装、钢结构、建材、装饰等各专业领域精兵强将组成项目团队,正式入场施工。
而在2017年3月16日早上7点,天安门广场向南48公里,白恒宏换好崭新的工装,正了正头顶印有“北京建工”字样的安全帽,再次走进已经奋战了整整一年的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作为北京建工集团北京新机场项目总承包部的项目经理,他在当天带领团队兑现一年前的承诺,为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中南指廊浇筑最后一斗混凝土,此举标志着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凤凰展翼”的图景在建设者的倾心打造下从蓝图变为现实。
“一年前我来现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从工地走一圈儿回来,几乎满嘴都是沙子。”说这话的是51岁的毛长在,东指廊分部(包括东北、东南指廊)的施工负责人。
36岁的郭双朝是西指廊分部(包括西南、西北指廊)负责人。这位在企业正值当打之年的“干将”,在家则是可爱的三胞胎女儿的父亲。自打新机场指廊工程结构施工开始后,他天天扎在工地上,一个月也不一定能回家几趟。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妻子辞了职,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谈到这一点,郭双朝满心愧疚。
为了让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迸发出冲劲和力量,郭双朝大胆启用青年管理人员,分片负责施工区域,压上担子,给予信任,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去干,没有任何借口,只用结果说话。
负责中南指廊施工的洪彪,14年前还是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首都机场T3B航站楼工地上的一名“小兵”。14年过去了,他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负责人。接到北京新机场建设任务后,洪彪笑称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机场“转了个圈”,如今“又回来了”。洪彪说:“我是个享受挑战的人,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座下穿三条轨道线的指廊建成,建好!”
中南指廊下面有三条相对独立的隧道,净高11.55米,跨度分别为11米、12米和15米,这给模板拼装和浇筑施工带来了似乎是难以破解的问题——如果动用钢制模板,体量过大,重量过重,超过了施工塔吊的吊装能力。如果采用木制模板,虽然可以通过拆拼控制体量并极大减轻重量,但是由于标准化的木制模板常规高度在6到7米,这就意味着混凝土必须分两次浇筑,会在结构体的中间留下钢筋接头和浇筑的接缝,不仅影响美观和质量,还会额外耗费工期。
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洪彪和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经过反复比对、测试、试验和可行性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定型“木工字梁”整体模板,同时配合钢木混合龙骨搭建结构骨架。心细的洪彪算了一笔账:“同一流水段的混凝土采用普通散拼木模需要工人50名、用时4天,长时间占用了塔吊、模板加工设备等资源。而采用木工字梁模板后,只需要工人20名、用时2.5天,这样工期就可以赶在前边。”
就这样,新兵老将齐心协力,北京建工集团300多名项目管理人员和6000多名劳务人员日夜鏖战,攻坚克难,立起28台塔吊,完成基础桩7058根,绑扎钢筋8万吨,累计外运土方14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半什刹海的容积。到2017年3月16日,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一年之际,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铁军团队圆满完成五座指廊混凝土结构。
全国工人先锋号
首发集团京沈分公司京承收费所
高速公路上吹响“先锋号”
□本报记者 白莹
“五一”前夕,传来喜讯,首发集团京沈分公司京承收费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这是全国工人战线的最高集体荣誉。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集体,用责任书写青春,撑起建设“人文高速、科技高速、绿色高速”的重任。
这里的收费所管辖的路段起于北四环望和桥,止于六环酸枣岭立交,全长21公里。20个班组,600名职工负责着京承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征收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站15年来,他们连续几年荣获“北京市交通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被集团公司、分公司评为先进收费所、先进党支部、先进工会分会。今年,“工人先锋号”的号角在这里奏响了。
京承高速公路是北京著名的“政治路、旅游路、经济路”。作为一条旅游黄金路线,近郊连接顺义、怀柔、密云等重点旅游区,省际旅游贯穿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被北京市假日旅游办列为重点保障路段。“我们京承路更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政治路线。”京承收费所所长赵旭东补充说,京承路是连接机场2号、3号航站楼的便捷之路,是通往“时尚会都”怀柔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新国展的首选线路。
正因为这条路的特殊性,该所围绕收费行业的特点,一直努力在为车户提供优质服务、文明服务上下功夫。在所有收费员中有一名响当当的名字——方秋子。
每分钟都面带微笑说“您好!”每天连续6个小时不间断;每分钟点清300张纸币;平均每辆车收费速度低于6秒、发卡速度低于2秒,而且连续6年无差错……这一个个高速公路收费员的“绝技”,谁能做到——方秋子!“作为高速路服务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首都高速的窗口形象,发挥劳动模范传、帮、带作用,带动身边同事从本职做起,为车户提供满意服务。”这是秋子的肺腑之言。“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甜美的声音、周到的服务、精湛的业务”是秋子服务的特色,为过往车户提供快速、真诚、优质的服务,这也是秋子服务的实质。
“我们将‘秋子服务’标准与星级评比相融合,定期组织‘秋子服务示范岗’人员开展服务培训工作,把‘秋子服务’要点和技巧与大家沟通交流,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全员的服务水平。”赵旭东说。
此外,该所于2014年还启动了路警联勤机制,就是与辖区路产、养护、交通队、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信息共享、快速反应、联合处理的协作关系,在治逃、疏导保畅、救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么做的效果很明显。我们经过不断创新,由原来以治逃为主向为公众服务,为收费现场服务拓展延伸。”赵旭东介绍,遇到重大节假日及保障期间,他们还会与交通队执勤交警开展路警联勤秋子服务站志愿服务活动,为车户提供交通指南、便民服务、答疑解难、救助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
京承收费所车流量大,保障任务繁重,为了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收费所还会组织职工参加各种业余活动。4月21日下午,京沈分公司篮球总决赛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京承男篮和女篮双双问鼎冠军。这样的比赛佳绩不是偶然的,而是该所重视员工业余生活的结果。该所组建了“服务、业务、创新、文艺、体育、雷锋”6个特色班组,将特色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并依托特色班组,广泛开展职工社团活动,即舞蹈社、篮球社、羽毛球社、健身社、文学社、游泳社、游戏战队,拓展员工交流的平台。“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出成绩,出效益,这是京承收费所所有职工的共识。”赵旭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