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4-27
作者:
来源:
建功副中心
当好主力军——北京城市副中心劳动竞赛中的故事
由北京市总工会发起的“当好主力军,建功副中心”主题劳动竞赛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工地如火如荼开展。6家参建集团、14个标段项目的5万余名职工,劳动竞赛积极性高涨,用自身行动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质量高效率。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工地一线,为您探寻建设者的劳动故事,并以此向他们,向所有劳动者致敬!
杨建明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工程建设办公室后勤保障部长
“六比六赛”
激发参建职工积极性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后勤保障部部长杨建明介绍,从今年3月到11月,以“六比六赛”为主要内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各参建项目部开展了多维度、多层次、多岗位的劳动竞赛活动。
“‘六比六赛’指的是比工程质量,赛工匠精神;比技术创新,赛工艺工法;比技能技艺,赛职工发展;比工地管理,赛安全生产;比搬迁配合,赛运维保障;比劳务管理,赛和谐劳动。这极大调动了各参建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杨建明接着说。
记者了解到,在劳动竞赛中,要求质量零缺陷,并达到合同约定标准,施工过程精细管理,发展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科技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工程的智能管理、数字工地中,实现绿色文明施工,创新创造更多工艺工法。通过开展工匠技能大比武,希望进一步凝聚参建队伍,培养优秀建筑人才、打造优秀建筑企业,促进企业和职工发展。此外,劳动竞赛要求工期零延误,节点工期目标按计划完成,还要确保安全零事故,不发生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比搬迁配合,赛运维保障’,是指要实现工程竣工与交付使用同步,满足搬迁使用功能需求,运营维护保障到位,实现零故障。‘比劳务管理,赛劳动和谐’则旨在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纠纷隐患,实现工程建设过程零投诉。”杨建明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劳动竞赛阶段性评比共分三个阶段,从3月到6月底为第一阶段,从7月到9月底为第二阶段,从10月到11月底为第三阶段,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建设劳动竞赛考核细则》,比赛坚持注重实效、客观公正、定性定量、鼓励先进等原则,采取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月度、季度联检结果与各参建项目互评、评比工作组评比结果相结合,每个阶段根据工作重点评选不同奖项。
“我们还将质量、安全、进度的评比融进了劳动竞赛中,每个月,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集团、中建一局、中建八局、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六家参建单位,都要进行这几项的评比,目的是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区的建设。”
杨建明说,借着组织劳动竞赛的契机,他们提出了五个管理目标,分别是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进度零延误、环保零超标、廉政零风险。而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极大提升了职工的技术水平,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戴子峰
北京住总集团城市副中心外施队队员
每半个月跑坏一双鞋
□本报记者 白莹 通讯员 王海燕 文/摄
“今天的砖怎么这么多空鼓的?马上过来,拆了重铺!”4月中旬,北京住总集团城市副中心外施队生活区施工现场,戴子峰弓着腰,拿着小木锤,正逐一敲击着已经铺好的页岩砖,将空鼓或松动的地砖做好标记。
“大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一定不要偷工减料,确保每一步的施工质量与观感,减少返工。”像往常一样,戴子峰在施工前做着班前叮嘱。2016年,他怀着自豪、激动的心情,承担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任务。为保证质量,他每天都盯守在施工现场。“爱较真儿”的戴子峰一刻也闲不住,工作面的每层他都不放过。每半个月,戴子峰就跑坏一双鞋,有时现场打混凝土,他一盯就是半宿。布满血丝的双眼,依然掩盖不住他认真的劲头。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前期,戴子峰主要负责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办食堂、规划展厅及消防站的装修工作。面对9月底交工,工期紧,任务重,全部需要精装修。其中食堂和展厅需要满足10月份正常就餐及观摩的标准。
工程虽然不大,但他深知“小工程彰显大住总”的理念。从工人的着装、工序的安排,工程的质量,他每个环节也不会放松,每道工序都要细之又细。
他带领的队伍对砌筑环节的灰缝饱满度、垂直度,坚持做到100%合格率的标准。最后,提前5天完成预定的工期目标,工程质量也得到了甲方及监理单位的认可。
2017年,他所在的安徽省和县三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参与到北京城市副中心A3、A4工程建设中来,他将这种严谨的态度带到了二次结构以及装修阶段。
在戴子峰的队伍中设有专职质检员,每天会及时汇报工程质量。有一次,他看到标准不达标,很久不干抹灰活儿的他,亲身示范,一干就是15平方米的工作面。他坚持“不在手里出次活儿”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他。正因如此,几乎所有与戴子峰合作过的人都说:“戴子峰干的活,我放心。”
今年3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开展劳动竞赛,在现场同时作业的9家二次结构队伍中,第一次劳动竞赛评比,他的队伍工程质量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通州区举办的“通州工匠”评选中,他获得了抹灰工一等奖的成绩。
儿时,戴子峰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6口人挤在50平方米的三间土坯房里。为让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他很早便像很多老乡一样,来到北京打工。小工、抹灰工、材料员、安全员、施工队长……二十几年的建筑生涯,戴子峰辗转工地30余处,先后参加了西三旗两限房、常营经适房、大兴回迁楼、门头沟棚户区改造工程等保障房项目建设,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