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4-06
作者:
来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
小小微信群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 孙艳
3月29日晚八点,在亦庄上班的王丽萍准时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找了一个舒适的姿势就开始“上课”啦。“各位企业职工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微课堂第三季第八期培训课程,下面我们欢迎本期微课的主讲杨谨老师带来《拥有良好职业心态的心理能力及提升》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聆听……”
“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影响个人,能影响团队、组织、公司,最后从小波动到大反常,甚至会影响社会。好的心态会让你成功,而坏的心态会毁灭自己。不仅毁灭自己,还会带动其他人……”一个小时的微课堂,王丽萍一直边听老师语音,边点头。“老师说的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我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负面情绪特别大,这期内容太适合我了。”王丽萍说。
在公司,王丽萍是一名部门主管,平时和上层领导、手下员工关系都特别好,热情开朗的性格让她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只是,2017年刚一开年,公司业务目标提升了不少,部门里又接连两个业务骨干辞职跳槽。“家里孩子又从幼儿园改上了学前班,每天晚上到家还得陪孩子写作业,工作吃紧,家里也需要我,我真的觉得有些吃不消。”王丽萍告诉记者,她甚至有了辞职的念头,实在没有业绩冲刺的劲头。
听了老师的课,她突然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已经影响到了同事,甚至家人,“我必须得调整好心态了!”王丽萍把老师讲的内容还当成了她微信号的个性签名:“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面临困境时办法应该比困难多,要具备责任的归属感,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影响范围。”她说,明天开始,要用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同事、面对家人,不被自己打败!
微课堂上,心理辅导老师都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从一开始就让学员们产生了共鸣,又通过案例分析,给学员们详细的剖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点。在课程的最后,微课堂还给学员们提供了单独提问的机会。
和王丽萍一样,每期的微课堂都有500位来自各个企业的职工,或者管理者通过微信群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目前,微课堂共举办了28期,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根据职工们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职场困惑、情绪心理等问题,结合心理学知识进行剖析解答,从而让更多职工受益。
两年多来,开发区总工会经常能收到来自基层职工的反馈,来自数码慧谷的员工表示,特别感谢工会微课堂这个平台,以往一提起学习员工第一反应是没时间,下班后要照顾家人孩子走不开,上班学习单位也有困难,现在都人力紧张,不能常安排员工脱岗学习。现在微课堂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既不占用工作时间,且如果在讲课时正在忙也没问题,可以加群后等晚上、路上、做家务时,随时都可以听,也可以反复听。微课堂对员工真的帮助非常大。记得有节课分析性格和工作,就有职工反映说,“我一直做行政工作,做的还不错。原来我就适合做行政,这无疑为我注入了信心,时刻告诉自己我能胜任这份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通过不断深入企业调研,通过建立企业心理辅导站项目,培育了一支掌握心理学知识的企业心理援助师队伍,而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能够让职工更便利更主动地接受心理培训,开发区总工会让职工培训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开发区总工会副主席李静介绍,为了满足新时期的职工发展需求,实现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开发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并由此推出利用微信为载体的微课堂系列培训课程,以弥补传统授课不足的方式,使参与课程的人群范围更广,学习方式更灵活。希望通过亦庄微课堂,让每一位职工都学有所获,也希望大家将正能量传递,让更多的职工关注到微课堂,关注到开发区总工会的其他服务。“目前,微课堂已经做成开发区总工会的品牌培训项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微课堂的功能,让更多的职工受益。”李静说。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
微信公众号
让职工和工会直接对话
□本报记者 王路曼
“小编,能不能集中报道一下关于互助保障计划的相关内容,险种详情、报销流程,我们都需要系统学习。”这是基层职工给“京城机电工会”微信公众号上的留言。于是身为管理员的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干部吴玉琪最近正在整理相关资料,预计在4月中旬发布职工互助保险的相关内容。
据了解,“京城机电工会”微信公众号成立于2015年12月,运行了一段时间,深受职工好评,现已有粉丝1386人,数量每天还在不断攀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会工作信息,也是搭建了与基层职工和工会干部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快速又便捷。”吴玉琪告诉记者,虽然其他工作非常忙,但她依然确保每周定期更新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服务职工。
近期,“京城机电工会”微信公众号更新了很多“温情三月,关爱女职工”的活动信息,均是基层企业开展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相关内容,“基层工会组织开展的女职工互动活动非常丰富,内容新鲜多样,各种信息发布后,便吸引了很多职工的关注,阅读量也在不断扩大。”吴玉琪笑着说,从留言中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对于新鲜有趣的职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大家在活动形式上可以相互借鉴,“他们组织的某某活动真有趣,我们下次也要开展。”类似这样的留言常常出现在信息评论区内。
“这种分享,可以不断扩宽基层工会组织在工作方式上的思路。”吴玉琪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交流不仅仅出现在企业内部,很多兄弟单位的工会组织也在借鉴我们基层的工作方法。”就拿之前发布的“北人工会组织女职工制作手工绢花活动”,就有翔龙公司工会主席主动打电话咨询详细组织过程。
除了工作上的交流与沟通外,“京城机电工会”微信公众号还利用平台的特性,广泛征集职工意见和建议。去年年底,吴玉琪发布了一条“工会向会员征集意见”的微信条目,通过微信平台征集基层职工对于所在基层工会组织工作的考评。
“职工可以直接回复对本单位工会组织的评价,‘好’、‘较好’、‘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并留下自己的单位、姓名和联系电话,前一百名就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吴玉琪介绍,活动一经发出,不到一个小时就有超过100名职工参与其中。
除了京城机电控股公司工会层面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职工外,公司旗下基层企业也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有针对性地服务职工。北京巴威公司燃烧器车间职工郝宇在2016年1月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连续一年多的救治花费了巨额医疗费不说,期间郝宇的父亲又被确诊为食道癌,这让小小的家庭承受着几乎是“灭顶之灾”的痛苦。
得知这一情况,北京巴威公司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了征集爱心救助的信息,并在职工之间广泛转发流传。“这条信息直接链接第三方捐助平台,参与捐款的职工可以直接点击进入捐款界面。”吴玉琪告诉记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发和互动,目前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已筹得善款17万余元。
“工作渠道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快捷,我们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吴玉琪笑着说,最大限度地服务职工,当好娘家人,是工会组织探索创新工作方式的根本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