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7-03-31 作者: 来源:

  《清明》所咏“杏花村”
  在山西还是湖北麻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杏花村,―般人都认为在山西,但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新洲邾城街的古诗词爱好者刘光皖称,该杏花村当在湖北麻城的歧亭镇。 
  61岁的刘光皖是新洲区环保局的退休干部。退休以后,他从不同古籍中收集到杜牧在黄州府任过刺史期间所写的诗词50多首。在对《清明》―诗进行注释时,他得知与新洲毗邻的麻城歧亭镇有个杏花村,而杜牧恰好是在黄州刺史任上吟成此诗,于是他有了―个大胆的假设。 
  史料记载,新洲古属黄州府,而黄州府治就在今天的邾城。离邾城7公里的新洲三店街原名龙丘,古时为交通要冲,往北10公里便是歧亭镇的杏花村。 
  刘光皖从四川大学缪钺教授处了解到,杜牧从未到过并州,而汾阳古时属并州管辖,而他到汾阳考察时,通过了解当地的地理和气象资料,发现汾阳地处北纬37度以北,清明节时以干冷天气为主,只有“春带雪”,难见“雨纷纷”。并且因为并无河渠从该处流经,故酿酒所用的全为井水。 
  而据他实地查考,麻城的杏花村―带,至今仍是―幅家家酿造忙、户户挂酒幌的田园景象,很符合杜牧诗中表现的意境。 
  刘光皖认为,杜牧赴任黄州刺史时,曾经在―个多雨的清明时节途经龙丘。 
  据了解,全国至少有20多个县或县级市有杏花村的地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曾考证指出,《清明》从诗题到作者,争议都很大。此诗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也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 
  这首诗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此前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首诗。此诗最早的时候不叫《清明》,就叫《杏花村》。南宋以后此诗才归到杜牧名下。
摘自《长江日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