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3-16
作者:
来源:
最美劳动者微笑背后的故事
谁是首都最美劳动者?近日,由劳动午报社、北京市劳动模范协会、北京工会传媒协会主办的“首都最美劳动者”颁奖典礼在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项目举行,孟庆水、廖娟、孙志宝等10人当选“首都最美劳动者”。
他们用劳动建设了首都的高楼大厦,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幅幅定格的笑脸,诉说着劳动者的滴滴汗水。笑脸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励志的感人故事。近日,10名“首都最美劳动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普通劳动者,为您讲述他们微笑背后的故事。
廖娟
公交电车分公司第八车队驾驶员
为工作室的
成绩单而微笑
□本报记者 盛丽
“微笑是双方的,你付出的时候带着微笑,收获的时候也会得到微笑。”谈到微笑背后,廖娟说工作是让她绽放微笑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名驾驶员,廖娟除了出色的完成车辆运行任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这间首席技师工作室也是她绽放微笑的重要来源。2015年,廖娟首席技师工作室建立。如今,工作室成员已经扩大到了现在的9人。
虽然人数不多,但工作室发挥的作用却不小,这其中就包括教学功能。3月3日,又一期无轨电车防御性驾驶培训结束了。通过廖娟的讲解,驾驶员们全面了解到电车驾驶安全的更多知识。
“这多亏工作室成员制作的课件,我才能将课讲得这么精彩。”廖娟介绍,电车驾驶员培养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除去完成公司的培训,我们还会结合实际工作给大家补充更多的知识。”基于这个原因,从2015年10月开始,廖娟首席技师工作室便承担起这个任务。如今,接受过培训的已有近千名电车驾驶员。
“无轨电车防御性驾驶培训只是工作室功能之一,我们还会在青年技工技能培训上发挥着作用。”廖娟说。在去年的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比赛中,祁卫斌获得第二名。而在他备战比赛的过程中,工作室也结合比赛情况为他和其他比赛选手进行了理论辅导。
无轨电车应用教材不多,于是,廖娟和其他成员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考试和各种培训教材整理成题库。“这样大家在比赛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啦!”
除了这些,廖娟和工作室的成员们还会完成一些小项目,总结各种工作方法应用到车辆运行中。无轨电车自动搭杆一次成功法,就是去年工作室完成的一个项目。提到无轨电车,不少乘客都会想到车顶上的两个“辫子”。因为道路的不同,这两个“辫子”常常需要放下来再搭上去。
“位置掌握不准或者是方法不对,都会影响搭杆的成功率。”廖娟补充道。怎么才能让一次搭杆成功率提高呢?廖娟和工作室成员开始思考起来。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实地观察查找搭杆成功率低的原因。成员们被分为几组,下班后,轮流来到故宫北门车站观察车辆捕捉器运作,统计搭杆成功率。
“位置,肯定是位置有问题。”“还有方法不对,要找维修人员商量。”……通过多次实地观察,最终,工作室的成员不仅发现了搭杆成功率低的原因,还总结了一套方法。“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在各个车队进行普及,通过这个方法,自动搭杆一次成功率也从60%提高到99%。”廖娟说。
今年,工作室的成员又有了新课题。“我们在琢磨车门开关的问题,预防门夹伤事故。”廖娟介绍,资料已经基本整理完成。“现在准备进入方法推广阶段啦!”
孟庆水
北京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班长
35年的守护
为华灯璀璨而微笑
□本报记者 张江艳
夜里,城市照明管理中心黄色的工程车缓慢地从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驶过。为了保障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及周边的照明,巡查人员24小时守护着华灯。看着车窗外璀璨的华灯一基一基掠过,照亮了王府井大街,照亮了北京饭店,照亮了天安门城楼,照亮了十里长街……这时,即便平时不爱笑的孟庆水也露出了朴实、满足的微笑。
这微笑来自守护华灯这份工作给予他的荣耀和欣慰。他说,作为首都电力工人,能够负责维护和检修国家地标上的华灯,是华灯班的骄傲。
北京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的这个华灯班里有一个与华灯同龄的老班长,他就是孟庆水,人称“水爷”。水爷带领着一个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青年团队,担负着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253基华灯的清洗与检修。
“水爷”和他的弟兄们做着一份极其艰苦的工作。每年在最热的4个月里,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华灯班的兄弟们坚守在高高的华灯车上,为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253基、6000余盏华灯“梳洗打扮”。摘灯球、传递、冲洗、擦拭、检查光源与接线、更换、安装、上保护……在11米的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遮挡物,十几个华灯人顶着毒日头,不停地忙碌着,条件艰苦,手里的活儿却一点不马虎。
“那段时间,最难忍受的就是热,正午的时候,体感温度近60℃,汗水不住地淌,一天下来,车上备的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药品就要消耗掉好几包。”提起每年的“作战”,孟庆水没有一点抱怨,因为他觉得大家做的活儿虽然艰苦,却极其有意义。“每当看着华灯焕然一新,我特自豪,再苦也值!”从事华灯清洗检修工作35年的孟庆水说。让他欣慰的是,华灯班的人,不管是新人,还是老师傅,都和他一样,累并快乐着,有一股再苦再累也要坚守华灯荣耀的劲头儿。
“当时我们的工作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大伙儿却开玩笑地说这是免费的汗蒸排毒。”说起这个小趣事,孟庆水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华灯班的这种朴实地为荣耀而“战”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一位华灯人的心里。刚刚加入华灯班的小张说:“每次我们的高车开进广场的时候我都很兴奋,有时候干完活,回头一看,一排华灯那么干净、漂亮,真有成就感。”老华灯清洗工人韩师傅说:“这班清洗华灯的年轻人都带着股当兵的劲儿,有我们当年的那股劲儿。”
就是这股劲儿,这种劳动的快乐,让孟庆水和华灯班每年都兢兢业业,圆满完成华灯清洗和维护工作。他们的脸庞流淌着汗水,却依然面带微笑,他们始终记得,自己身上担着一个光荣、艰巨的任务——守护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