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3-16
作者:
来源:
王文超
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矿车司机
为“调教”好“洋设备”而高兴
□本报记者 邱勇 文/摄
今年2月份,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130吨20#电动轮矿车中央处理器在运行中出现死机故障,修理人员无法解决。当天下夜班的王文超二话没说,主动留下,一头扎进工作室,对存在故障的中央处理器进行检测,仔细排查并反复清除各个集成电脑模块内的数千条的错误指令、程序及数据,仅用了一小时就修好了中央处理器,矿车重新投入了生产。这时,王文超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2004年,水厂铁矿开始引进白俄罗斯别拉斯重型汽车制造厂制造的130吨电动轮矿车。中央处理器,是此类矿车的核心控制部件,其功能和复杂程度类似于“人体大脑”。刚开始时,此部件故障频发,经常“死机”。而且,中央处理器的电脑控制系统的调控方法和指令程序,属于厂家的商业机密,从不公开和外露。频发的中央处理器故障降低了矿车效率,抬高了维护成本。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与矿车打交道多年的老技术工人,王文超觉得,矿车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语言,只要肯去学习了解,就一定能攻克这个技术难关。
王文超把程序文件拿回家,在电脑上一打开就傻了眼:程序文件是用英语编写的,里面的数据参数和元器件名称是俄文标注的,这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王文超来说,“语言”成了他要闯的第一关。
王文超找来俄语词典,将俄文标注的元件名称一个一个翻译成英语,然后再把用英语编写的程序文件翻译成中文。手上的电脑、身边的大学生徒弟都成了他请教的对象。一步一步钻研,一条一条识别……常常是一“鼓捣”就到深夜。光全面完成中文程序文件的翻译,王文超就用了两年多时间,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经历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最终,王文超掌握了130吨矿车中央处理器程序“烧写”的全部“绝活”,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自2007年以来,水厂铁矿彻底摆脱了电动轮矿车电控系统修复依赖国外专家的被动局面。
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收获喜悦的同时,王文超心里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修是会修了,但故障频发的问题仍然存在,难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读懂”中央处理器后,王文超开始踏上它的升级改造之路。
这一次,面对升级中央处理器的难题,他从查找“什么地方坏了”入手,把中央处理器“拆”开,拿起万用电子表,沿着电路板上细小的线路和板块之间,不厌其烦地仔细测试起来……遇到问题难解时,就通过电话或互联网进行沟通切磋,两次利用休年假时间到厂家登门拜访请教,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对中央处理器的部位元件进行更换、对线路板进行浸漆、对箱体进行密封等处理后,王文超修复的中央处理器已然是升级版的。经过王文超用巧手“造”出的中央处理器,故障率大幅度下降,每年仅需要定期进行一次“自主保养”。2015年以来,水厂铁矿几乎不需要购买中央处理器的整机备件,凭着王文超的“独有技术绝活儿”,仅此一项,年降成本70万元。
这就是王文超,一名在矿车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矿车司机,攻破多项受国际国内技术封锁的专业技术难题。近年来,每年创效益在100万元以上,为水厂铁矿矿车的高效运行和降本增效作出了贡献。2013、2014年度被评为首钢劳动模范,2015年度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近日,王文超获首都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
安祥伟
北京北方京糖洋酒销售有限公司储运部主任
为库房的“井然有序”而微笑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爸爸,你被评为最美劳动者了?”“你怎么知道?”“我看到网上新闻啦!”就在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还在库房忙活的安祥伟接到了远在安徽儿子的电话。“这让我很意外。儿子的语气听起来很骄傲,还说让我春节把‘微笑照片’带回去。”今年44岁的安祥伟,是北京北方京糖洋酒销售有限公司储运部主任。
安祥伟是个十足的“北漂”,在北方京糖洋酒公司一待就是16年。做过门卫、干过维修、看过库房的他,习惯大家叫他“安子”。
2001年,安祥伟从安徽老家来北京打工。经同乡介绍,他来到北方京糖洋酒销售有限公司。“当时我的工作是门卫。”安祥伟说,“做门卫,要的是责任心,用心多看看、多转转、多干干。”时间不长,大家发现瘸腿的椅子不瘸了,松动的窗户严实了,好多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了。大家都说:“安祥伟是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库房人员也逐渐增加,安祥伟被安排到库房做保管。保管岗位貌似很普通,但责任尤为重大。产品的数量是否准确?产品的出入库手续是否健全?产品的库位是否合理?产品的码放是否便捷?产品的存放是否安全……这些仿佛是摆在安祥伟面前的一道道考题。
特别是洋酒类、葡萄酒类产品大量的英文标识,对于一个庄稼地里出身的汉子来说,真是难为了他。大家都认为这回安祥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干好,谁料仅仅半个月,他就对库房及产品的情况了如指掌,哪怕是带有英文标识的洋酒、葡萄酒,他都能清楚定位库位和数量。
同事们都很纳闷,他是怎么这么快就上手的?“其实,我是在做门卫期间,就留心废旧废弃包装箱上的产品名称,在入库维修干活时,记忆产品信息。实在记不住了,就请教老师傅,把名称记在小本子上,不忙的时候拿出来看。”安祥伟笑称:“这个过程就好像小学生在识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安祥伟表现突出,在2008年公司做调整时,派安祥伟带队负责外租库房工作。安祥伟记得那时正值夏天,租用库房相对简陋,住宿条件也不及公司,天气炎热、蚊虫叮咬、没有空调,是相当艰苦的一段时间,但业务量不亚于以往。为了能避开交通限行措施时间,整集装箱的货物经常半夜送抵,安祥伟就带着一部分人抓紧收货;同时,安排另外一部分人抓紧派单。
清点数量、核对产品、抽检质量、收货入库、分发派单、粘贴标识、装车送货……所有环节都必须在一宿内完成,而每一次他都能准确无误的完成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安祥伟的尽职、尽责、尽心确保了公司外租库工作一切运转顺利,这段“奥运经历”,成为他快速成长的重要经历,更成为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学习的榜样。
2012年,安祥伟正式任命为储运部主任,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成为管理者而飘飘然,相反更加以身作则。2014年,公司与京东的密切合作,电商业务迅速增长,公司的业务旺季由原来的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两个,增加到接近“全年”,遇到情人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圣诞节,大批产品需要贴标、装盒,急需人手支援。一方面,他及时协调人员,另一方面,他与同事们一起干活,他一干就是一天、一站就是一天。
安祥伟之身在外打工,早已习惯了把企业当家,逢年过节只有当同事们不回去的时候,他才回家过年,也是掐指可数的那么几次,哪怕是母亲的去世。安祥伟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带母亲来过北京,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几天后,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安祥伟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说:“母亲走了,不能挽回。我只有把仓储库房、物流运输、库区安全管理得井井有条,来慰藉对母亲的思念。”
安祥伟虽然是一位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但已经取得了中级仓库保管工职业资格、首都职工素质教育课程结业证书。如今,他又申报了高级仓库保管工职业资格学习。他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像我们这样外地来京打拼人员,只有多学,才能追上大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