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7-03-16 作者: 来源:

  猴子为何不会说话
  一只名叫亚力克斯的鹦鹉能够说100多个词汇。可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灵长类表亲却只能够呜啊、呜啊地咕哝,这真的很让人费解。几十年来,猴子和类人猿的声带解剖学特征被认为是它们无法重现人类语音的原因,然而一项新研究表明,猕猴——乃至其他灵长类动物——不能说话的原因可能在于它们的大脑,而不是声带。这项发现可能为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提供新的线索,从而有助于确定人类何时学会了说话。
  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与认知科学家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Fitch III表示,为什么猴子和类人猿不能说话的问题可以追溯至达尔文时代。他说,达尔文认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之所以不能说话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智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学家转而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灵长类动物的声带阻碍了它们说话的能力——它们只是缺乏灵活性,从而无法产生广泛存在于人类讲话中的大量元音。
  研究人员训练埃米利亚诺——普林斯顿灵长类动物实验室的一只长尾猕猴——坐在一把椅子上,同时用X射线拍摄它进食、打哈欠,以及发出各种各样声音和口头攻击时的影像。
  研究人员的分析结果显示,猕猴很容易就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包括英语字母中最基本的5个元音(A、E、I、O和U)。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如果猕猴能像人类那样思考,那么它们将能说出数千个单词,甚至完整的句子。他们利用电脑模拟出了猕猴讲英文版“您愿意嫁给我吗?”的声音。听上去,猕猴的声音与人的声音还是有一定区别,但每个词都比较清晰,听懂并不难。
  研究人员认为,灵长类动物的发声能力之前被人们低估了,人类语言能力的进化需要的是大脑而非声带上的变化。Fitch指出,大约在距今800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点上,人类与黑猩猩(我们在进化上最近的亲戚)分道扬镳,最终人类的大脑获得了对于声带的实质性控制。他说,那些在化石记录中寻找我们的人类祖先何时学会说话证据的人类学家是在“浪费时间”,这是因为所有的人类祖先都具有能够说话的声带解剖学特征。事实上,这一研究领域应该把目光聚焦在遗传因素上,例如FOXP2基因,从而搞清人类何时获得了“口才”。
  荷兰奈梅亨市马普学会语言心理学研究所语言心理学家Dan Dediu表示,这项成果同时为研究现代语言打开了新的大门。他表示:“即便猴子的声带可以支持口语,但它的精细解剖特征可能会决定口语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他说:“我甚至可能会考虑在我的模拟中添加一个猴子声带,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摘自《中国科学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