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7-03-09
作者:
来源:
李新宇
平谷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做消费者知心人
树消协人好口碑
□本报记者 马超
“你们平谷消费者协会真是我们消费者的保护神,我要是早点想着找你们消协,我就不用大雨天东奔西跑地瞎着急了。”一位农民工来到平谷区消费者协会的当面致谢到。这名农民工要感谢的人名叫李新宇,现任平谷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李新宇生于197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2年,进入北京市平谷区消费者协会工作至今。
农民工上门感谢李新宇的事情得回到初春一个下雨的周末,当时李新宇正带病值班,一个外地农民工因劳务纠纷,衣食无着落,到几个部门讨说法无果,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平谷分局来碰运气。李新宇看到消费者的落魄与无奈,便积极协调,热心帮忙,在不影响正常值班的情况下,冒雨帮助这位农民解决了问题。
李新宇告诉记者,消费者协会的特点是人员少,任务重,所以必须有吃苦、奉献、甘于付出的精神。李新宇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赶进度是常态,消费者协会的工作许多都需要跑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但她从不怕苦怕累,总是积极在前勇于担当。
李新宇常挂在嘴边的话叫做“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金房银房不如走进心房”,在日常的消费维权工作中她最愿意做的是消费者的知心人,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把为消费者服务当成自觉自愿的本能活动,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2011年5月,一个外地打工者,购买某品牌T恤,穿着不到2天就开始起球,来到消费者协会要求开具检测推荐信。李新宇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告知消费者检测的必要条件。该消费者当即生气了,“我要检测推荐信,你开就好了,干嘛那么多废话?”李新宇并没有发火,而是更加耐心地给他讲利弊得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消费者明白了,说:“还是你们这些专业人员经验丰富,给我这个大老粗上了一堂生动的维权教育课啊!像你们这样能够真心实意为我们消费者着想的部门不多了!无论这次检验结果如何,回头我都得给你们送锦旗来。”
就这样,李新宇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真心、诚心、热心、爱心,温暖着消费者受伤的心,为消费者打造一把维护合法权益的保护伞,铸造一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墙,使每一个来投诉的消费者都有反馈。
除了在发生伤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时维权,李新宇还借助各种宣传渠道,积极普及消费常识,防患于未然。在充分利用工商工作站、绿色通道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发挥辖区大型商超、社区居委会和区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的作用,李新宇和区广播电视台联手,制作消费维权访谈节目,从节目策划、编辑到访谈全部制作,她都非常用心。
李新宇还参与了平谷区消费者协会很多重大投诉案件调解,诸如调解了金海湖1330人的猪肉缺斤短两群体投诉;京郊第一家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及运行;社会化服务创新“先行赔付”等等,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忘我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优秀的消费者权益守护人的职责,做人不作秀、做事不做样。
经过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李新宇也获得了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个人、表现突出消费维权工作人员等称号。
赵梦云
东城区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
一年为消费者
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他是一名在消协工作岗位上干了17年的“老兵”,始终把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放在第一位;他是一名维权战士,凭借熟练的调解技巧,多次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仅2016年一年,他就接待来电来访投诉咨询多达近800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他就是北京市东城区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赵梦云。
众所周知,消费维权工作是个“苦差事”,情况复杂,难缠事多,但赵梦云却从不嫌弃。他办公室里的投诉热线电话几乎每天都会响起,有时候,赵梦云一天就要处理四五起投诉,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然而,对于每一起投诉,赵梦云总是耐心细致地调解。
2015年夏天,家住在东城区东直门内的戴老先生,因附近的联通信号塔取消了信号发射,导致戴老先生的联通手机不能正常接打电话。与联通公司交涉后,得知是由于合同到期,停止发射信号,但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买一部4G手机。”“明明是联通公司的问题,但是让我们消费者自己解决,这是强词夺理嘛。”戴老先生很是不能理解。时间过了半年,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于是,戴老先生找到了东城消协。赵梦云接到投诉后,积极调处,多次与双方协商。“没想到,10天的时间,就只有10天,消协的人、联通技术部的人来了两次,问题解决了。”戴老先生说,“最后,联通公司赔了我一部4G手机。”
17年来,赵梦云每年“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以及“3·15”期间都坚持在第一线值班,用敬业和真情诠释着一名消协人对事业的忠诚和挚爱。
“打铁还得自身硬”,赵梦云时常这样告诫自己。面对错综复杂的消费维权投诉,他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研究调解技巧,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练就了一身维权调解的“真本事”。
2015年底,消费者徐女士以500元换了家门锁,但三番五次出现问题,不是进不去,就是出不来。每次事发,徐女士联系该锁行反映情况,但都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无奈之下,徐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诉说了自己的遭遇。12345热线把徐女士介绍到东城消协。“当天就是赵主任接待的我,那会儿我不知道他是主任,跟他说了2个多小时的话,赵主任一点都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徐女士说。
随后,赵梦云立即展开走访调查,深入了解情况,并在一个周末约谈了锁行经理。经过赵梦云的反复协商调解,锁行最终同意为徐女士更换了一把新锁。
“消费维权工作牵扯消费者和经营户,更牵扯法与情,只有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灵活运用调解技巧,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赵梦云如是说。
为了提升消费调解效能,赵梦云通过学思践悟,大胆提出加快东城区消协调委会建设的工作设想。在他的努力下以及各方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这一设想很快实现。2011年,东城区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也是北京市首家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推动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赵梦云很快就成功主持调解了两起消费纠纷,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无声无息的付出;没有丰厚可观的收入,只有尽心履职的自豪;没有对平凡岗位的抱怨,只有对职业的热爱。“作为一名消协的工作人员,责任心最重要。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心里装着百姓,工作不能懈怠。”赵梦云朴实的话,感动了消费者,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十七年如一日,不忘初心,默默奉献,赵梦云用行动践行着一个消协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