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7-02-16 作者: 来源:

  我在工会学技能——走进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高技能实训基地
  促进职工职业发展是工会为职工提供的一项贴心服务。为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北京市总工会加强职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草桥校区高技能实训基地,倾听职工在这里实现技能提升的体验和感受。
 
  宋妍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公司工会干事
  如果再有机会
  我还会参加
  □本报记者 杨琳琳
  “这五天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不光老师教的好,课程的安排更是学练结合,通过这五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参加。”说起在高技能实训基地学习的五天,来自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会干事宋妍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事,宋妍参加的是2016年12月举办的工会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这次培训采取的是小班授课的模式,师资队伍中有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也有多年从事新闻发言工作的老师。从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到实地模拟训练,每一个环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宋妍。
  工会新闻发言人班的第一节课,至今在宋妍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当时老师首先给学员们讲了中国的发言人制度,以及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的基本思路。之后老师给每一位学员都发了一张纸,上面印着三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2017年春运的,让发言人就2017年春运情况的部署对公众做公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春运顺利。第一个案例看完之后,老师让学员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就开始让学员发言了。“我是第一个,我都不知道说啥了,心情很紧张。完全是按照上学时候总结文章的方式来发言的。”宋妍说。宋妍发言之后,老师对她的这次发言做了点评。“老师指出了我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还不足,让我一下子进入了学习状态。”宋妍说。就这样,三个案例,每个案例都由几个学员进行发言,之后老师逐个点评,基本上每位学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也让每一位学员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确立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五天的学习中,前三天采取的是普通教室教学,后两天是到中国传媒大学实地训练。“到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天上午训练的是电台,下午是电视台。这两个方面我在之前的工作中早有接触,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感觉也轻松些。而第二天的答记者问的环节让我着实体验了一把新闻发言人的‘艰难’。”宋妍说。在答记者问的环节,尽管下面做的都是传媒大学的学生,但是他们所提的问题却很犀利,一度让坐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人不知该如何作答。“这个环节,我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尽管事前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分工,但实际中却着实有些慌乱,更让我们想不到是,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答案的观点都是相反的。”宋妍回想着当时的情形说。
  在这次培训课上,宋妍还学习了如何发声以让自己的发音更好听。“尽管我们不是专门做播音主持的,不需要太专业,但是我们需要经常跟一线职工交流,学习如何通过声音、态度拉近与职工的距离还是很有必要的。”宋妍说。
  除了课上的学习,这次培训还给了宋妍一个课下学习的机会。“来参加培训的都是来自各个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干部,培训给了我们一个交流的机会。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会干事,我学到了很多。”
 
  杨采霞
  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宣传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让我提升修为
  □本报记者 马超
  “市总工会举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让我学到很多,也让我这个工会新兵快速上手。”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宣传负责人杨采霞说。其实,杨采霞也并不是“新兵”,她一直从事企业宣传工作,只是刚调到北京汽车工会当宣传负责人两个多月。
  杨采霞告诉记者,一周的课程,她聆听到国家级、市级专业新闻发言人以及知名业界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种“思维超越”的感觉。此次培训班,让她对工会宣传以及新闻发言工作的认识实现了三个深化,即工会宣传有政治性、艺术性、群众性;工会宣传有时代性、专业化;工会宣传及新闻发言人应以“沟通为本”。
  杨采霞认为,工会工作作为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事关企业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工会宣传工作具备新闻发言艺术的通用性,具有较强的专业化要求;在工作对象上,工会工作者常常面向广大职工和企业外公众,工作结果事关职工利益、文化建设和企业品牌,责任和意义重大。
  当今社会有报纸、电视、广播、自媒体等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网媒对舆论场的强势影响力,对工会新闻宣传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工作创新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对工作中网媒的应用和舆情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每个工会宣传干部的专业化要求提出了新的内涵。这些需要杨采霞不断学习和提升。
  从企业工会的职能来看,工会工作者聚焦两大核心:一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二是服务于职工的所需所求。从服务的本源出发,工会新闻发言及宣传工作应当坚持“沟通为本”,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将工会的服务及时传递到职工以及相关公众,让他们了解工会、了解工会的服务,同时作为企业联系职工的桥梁,也让工会更好地发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润滑剂作用,更好地服务职工,帮助职工实现自身发展、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
  杨采霞说,北京汽车工会在服务企业方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结合北汽集团转型发展要求,积极搭建职工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员创新、主体创新、协同创新”三个层次的创新生态环境,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匠技能人才队伍。在服务职工方面,工会围绕企业“研发一线、销售一线、生产一线”的三线职工的工作特点,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暖心”服务项目,在职工之家建设方面也打造了多个全国性的模范职工之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次的培训帮我打破了工作瓶颈,让我提升了修为。在未来的工会宣传和新闻发言工作中,我们将围绕服务企业、搭建职工创新平台;服务职工、打造职工幸福家两个核心展开更多地与职工、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更好地服务职工,让我们的工作真正惠及职工,也为推动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杨采霞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